• 电子产品世界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合作|
  • 联系我们
  • 主页 > 行业 > 正文

    力压广东浙江,东部强省江苏用这四个字强势反超

    2023-07-31 18:10:04  |  来源:钛媒体  |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 | 长三角参考


    【资料图】

    江苏,正在批量生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01

    广东和江苏,又 " 杠上了 "。

    在 2023 经济 " 半年报 " 里,传统四大经济大省虽然座次未变,但是已然分化成了三档。

    上半年经济总量,浙江 "3 万亿 " 档、山东 "4 万亿 " 档,而广东和江苏则是唯二跃入了 "6 万亿 " 档。

    作为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在这 " 头把交椅 " 上连续守擂了 34 年。但江苏一直咬得很紧,去年两省的 GDP 总量最终仅相差 6000 多亿。

    而上半年的这份成绩单,竞争显得愈加白热化,广东虽然靠着体量惯性,依然压着江苏一头,但是领先优势已经进一步被压缩,半年 2400 多亿的差距,让江苏成为挑战 "老擂主" 的最有力冲击者。

    从多条数据上来看," 擂主 " 确实有些累了。

    四强省的上半年 GDP 同比增速,江苏 6.6%、山东 6.2%、浙江 6.8%,而广东是垫底的 5%;同样,此前一季度 GDP 同比增速,江苏和山东都是 4.7%,浙江冒头为 4.9%,广东则是略有疲态的 4%。

    单看合并的宏观数据或许也会略有偏颇,再试着拆开来看一些细分 " 晴雨项 "。

    上半年 A 股 IPO 上市企业数量,江苏达到了 37 家,广东 19 家,而就在去年上半年,广州 IPO 企业数量只落后江苏 3 家,今年同期节点,一下子差了 6 倍。

    再看 IPO 上市募集资金这块,上半年江苏的数据是 398.55 亿,广东则被甩开百亿,以 293.91 亿的数据同时还排在了浙江之后。

    广东何以 " 失速 "?

    其实广东依然很强,拥有两座一线城市让全国难以望其项背,但这也正是硬币的一体两面,广东 " 最强阵 " 浓缩在珠三角,区域发展失衡也正是这位 " 老大哥 " 的短板所在。

    虽然苏南苏北也同样存在势差,但无论是县域经济,还是长三角一体化下的产业群协作活力,都让江苏更显均衡性。

    而近年来,另一项能代表地区经济活力的数据指标,两省之间也是在不断 " 比学赶超 ",全国层面也都在参与这场 " 大乱斗 "。

    四个字,专精特新。

    02

    我国在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累计数量上,已经达到了 12000 余家,同时地方上也培育了近 9 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从区域上看,主要 " 战局 " 依然是围绕着珠三角与长三角、广东与江苏展开。

    去年八月,国家公布了第四批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名单,彼时浙江领跑全国,第四批 603 家的增量加上过往存量,让其成为 " 小巨人 " 第一省。

    不仅如此,宁波当时也是凭借着 283 家 " 小巨人 " 的数量,超越省内杭州在内一众明星城市,紧跟北上深,成为专精特新全国 " 第四城 ",给浙江添了一把火。

    但仅仅过了一年,第五批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名单近日公布后,一系列反转来了。

    本轮 " 小巨人 " 数量,江苏、广东、浙江分别为 795 家、658 家、384 家,江苏强势 " 逆袭 ",795 的数据占了全国总数的 22%,增量全国第一,而上一轮的头名浙江,则有些掉队。

    同样,宁波也有些后劲不足,被这一轮颇为 " 凶猛 " 的苏州反超。苏州在过去一年突飞猛进,增量直接飙到 230 家,增幅超越上海,只排在北京和深圳之后。

    必须要补充说明的是,宁波虽然在专精特新榜单上失守,但在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领域,仍然是最强市,超越北上深等一众一线城市,工业底子深厚。只是,从第五批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名单中看,宁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点滞后,69 家入围企业中,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领域分别仅有 4 家和两家。

    深圳,可以说是这一轮 "天空中最亮的星"。310 家的增量数据在全国一骑绝尘,以一城之力超越了全国九成的省份,也算是帮广东 " 打天下 " 的那个最大功臣。

    与此同时,五轮名单以后的整体顺位,也相应发生了很大变化。浙江让出第一的位子、直接下滑到第四,前五强省由浙江、广东、山东、江苏、北京,更替为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北京。

    但往里细看,其实粤苏浙彼此间的差距没有超过两位数,分别为 1535 家、1505 家、1457 家,可以说排名随时在动态变化。

    在专精特新指标这件事上,两省有点回到 GDP 表现的意思了。广东 " 双子星 " 抬着珠三角往上爬、首位度高但协同效应弱,而江苏则胜在 " 人多势众 "、排场很足。

    在目前江苏全省累计的 1535 家国家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中,江苏继续走均衡路线,苏州 401 家、无锡 234 家、南京 213 家,常州 167 家、南通 125 家,前五名如果单拎出来,跟北京 " 小巨人 " 总量 834 家、深圳 755 家这种体量比,确实都不出挑,但是合力输出,能量就大了起来。

    同理,若尺度拉大来看,第五批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数量,长三角 1514 家,珠三角 658 家,从两组数据里,确实也能看出几分两个区域间的不同特质。

    03

    究竟什么是专精特新?

    字面上讲,就是指那些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中小企业,它会有一个成长链,从中小微到专精特新,再到 " 小巨人 ",乃至制造业单项冠军。

    但显然,单这些还不能说明专精特新的真正奥义所在。

    2011 年,工信部首次提出了专精特新概念,随后写入《" 十二五 " 中小企业成长规划》,相较于那些大型企业、平台企业,专精特新的竞争力在于要有 "独门绝技",哪怕只练一招。

    有一点很重要,这里的 " 专精特新 " 已经不是泛泛地指向曾经那些纽扣、睡衣、打火机、义乌小商品了,而是要转型升级,得进入那些关键材料、操作系统、高性能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深耕。

    因为这里面还藏着用意极深的一句话,时不时也会摆上台面直接拿出来讲——

    我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群,还背负着解决 " 卡脖子 " 问题的重任。

    这也很好理解,国民经济产业分类大项有 96 个,中项 800 多个,细分行业有 2200 多个,细分产品和技术数以亿计,若所有领域都以 " 举国之力 " 去冲击 " 金牌 ",效率会极低,且不符合市场机制。

    而以 " 专精特新 " 这个生态去技术涌现,不仅培养了中小企业,让中国经济基本盘更具 " 鲁棒性 ",也在诸多 " 卡脖子 " 关键要素上,找到了更多可能性抓手。

    所以,专精特性一开始或许可以 " 岁月静好 "、慢慢转型蝶变,但这些年来,尤其 2019 年华为被制裁、众多中国企业上了美国实体清单后,它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反制战略,是谋篇布局的关键一子,有很强的紧迫性。

    如果把国家比作一家大型公司,专精特新就像大事业部以外的 " 阿米巴 " 试验群," 莫欺少年穷 ",说不定有朝一日,其中就会孕育出新巨头。

    当然,这一概念,其实也不是我国的 " 原创 "。

    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 · 西蒙,1990 年首次提出一个 " 隐形冠军 " 概念,特指那些处于产业链中上游、在某一细分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年营业额不超过 50 亿美元、大众不熟知但行业内有很高话语权的 " 隐形 " 企业,这和中国的 " 小巨人 " 逻辑基本一致。

    除了德国,日本也搞专精特新。日本经济产业省,造了一个利基龙头(Niche Top)的概念,专门给那些在某个生态位里面占据高位的杰出企业颁奖。据统计,欧美日垄断了全球 12 种主要半导体设备,而其中 60%~80% 的关键零部件就是出产于日本此类中小型企业。

    所以说到最后,这绝不只是江苏和广东之间的竞争游戏,身背 " 脱钩断链 " 的场外因素、与国际对手 " 捉对厮杀 ",才是真正的中场战事。

    把牛仔裤、毛绒玩具和圣诞树先放一放,更多中国专精特新们的目标,是要像颗钉子一样真正嵌入扎进到全球价值链中去,到国际战场上去做小巨人和隐形冠军。

    当然,外战不一定那么难打,但国家队是真的不好进。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

    关键词:

    上一篇:电动汽车部门亏损数十亿美元,福特转战混合动力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