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产品世界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合作|
  • 联系我们
  • 主页 > 行业 > 正文

    吃相难看的印度成不了“世界工厂” 每日热议

    2023-06-15 11:19:10  |  来源:北京商报  |

    近日,因进口商品定价存在分歧,印度执法局扣押小米 48 亿元人民币事件有了最新进展。印度执法局发布通知,这部分资金将要被正式没收。

    2022 年,印度执法局对小米进行指控,称小米及其旗下印度子公司小米印度以 " 特许权使用费 " 的名义向国外实体非法汇款,这违反了印度 1999 年《外汇管理法》的相关规定。


    (相关资料图)

    小米公司对此回应称:" 小米在全球范围内坚持合法合规经营,并遵守经营地的相关法律法规。"

    48 亿几乎相当于小米去年半年的利润,特许权使用费算不算作是进口商品的价格有争议很正常,但是随随便便一纸公文 " 空手套白狼 " 属实过分了。

    掰扯都懒得掰扯,直接上手明抢怎么行!小米的这场官司陆陆续续打了一年多,事情并没有往偏向小米的这一边,甚至陷入了资金被全部没收的危机中。

    其实不光是小米,没完没了的税收检查,莫名其妙的调查指控,用各种理由从外资企业身上变相吸血,这几年在印度算是家常便饭。

    2021 年开始,印度就频繁对中国公司出手,小米公司的印度办事处曾遭到了突击搜查。当时被搜查的还包括华为、OPPO 在内的其他中国手机制造商。

    小米的遭遇最为典型,也最赤裸裸。这背后与小米多年在印度的成长密切关联。印度是小米国际化的起点,也是其海外最大市场。

    中国公司在印度的生意越做越大,麻烦反倒越来越多。小米之外,华为、中兴、OPPO、vivo 等企业,都遭到过印度税务部门的清查。

    日渐严酷的针对性粗暴监管,将印度难看的吃相暴露无遗。印度当局对小米等中资手机企业的打压,进一步加剧其运营压力,破坏市场自由竞争。

    一个基本的道理是,相比于充分的竞争,产业靠保护是难以真正成长的,本土制造业从弱到强,不能靠打压他国来实现。

    在改善 " 印度制造 " 软环境方面,印度最缺实效的举措。企业做跨境投资,看准的是实打实的营商环境和产业基础,最怕的是保护主义下的 " 欲加之罪 "。

    从市场、劳动力结构和价格等因素看,印度是重要的市场和工厂。印度要把本土市场做大做强,让其充满活力,没有公平竞争的环境等于纸上谈兵。

    印度曾公开宣称要取代中国成为 " 世界工厂 ",在多个新兴产业发力实现 " 弯道超车 ",而很多中国厂商在这方面的政策、人才、产品等多种优势依然无法撼动。

    想要成为 " 中国 +1" 的人很多,但实际这个 "1" 却很难找。" 下一个中国之所以还在中国 ",不仅是中国向内有规模巨大的市场,兼具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还有向外的开放决心与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内外缺一不可。

    关键词:

    上一篇:“ 95 后”下班用剪刀剪菜做饭,如何看待“做饭糊弄学” ? 天天时快讯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