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产品世界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合作|
  • 联系我们
  • 主页 > 行业 > 正文

    寺墩遗址发现日月山刻符,5000 多年前长三角地区同属“大崧泽文化圈” 环球简讯

    2023-06-10 17:11:04  |  来源:现代快报+  |

    6 月 10 日是第 18 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南京博物院寺墩考古工作站就常州寺墩遗址第六次考古发掘情况进行了披露,揭开了寺墩遗址的神秘面纱。

    △寺墩遗址

    据悉,考古专家们在寺墩墩北台地发掘崧泽时期墓葬近 50 座,出土大量陶器、玉器、石器等珍贵文物,仅 88 号墓就出土玉璜 1 件,鼎、豆、杯、壶陶器陪葬品 30 余件;首次发现木构植物铺垫及规模巨大的红烧土建筑基槽;并在陶片上发现了带有山东大汶口文化特征的日月山刻符等。


    【资料图】

    陪葬品多达 30 余件,还有罕见玉璜

    南京博物院寺墩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于成龙介绍,寺墩遗址前五次考古曾出土大量玉璧、玉琮,等级之高在良渚文化时期实属罕见。相对于良渚时期,崧泽时期玉器器型较少,种类有限,常见玉珠、玉管、玉玦等,玉璜在当时已是较大型的玉器。但在寺墩遗址的第六次考古中,考古人员在寺墩墩北台地发掘崧泽时期墓葬近 50 座,只有两座墓葬各出土了一件玉璜,可见玉璜在当时非常珍贵。

    △玉璜

    而且这些墓葬表现出明显的等级差异。于成龙介绍说,在墩北台地北部的 40 座墓葬中,有二三十件随葬品很常见,说明这里的墓主为当时的富人。例如 88 号墓,随葬品共有 32 件,随葬品包括鼎、豆、杯、壶等陶器,还有一件玉璜,是本次发掘的墓葬中随葬品最多的;而墩北台地西南方的 8 座墓葬,随葬品均在 10 件以下,墓主相对贫穷。这种分区埋葬,表明当时社会已出现明显的等级分化,这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前提之一。

    崧泽时期木构植物铺垫,系首次发现

    遗址上还首次发现了崧泽时期的木构植物铺垫,已知部分东西长度超过 20 米,南北长度约为 10 米。据推测,其结构为在立柱上铺横木,再铺上细竹枝和芦苇等,不由让人联想到 " 吊脚楼 "。

    △木构植物铺垫俯拍图

    " 我们进行了碳 14 测年,表明它的年代大概在 5300 年至 5000 年前。传统学术观点认为,这一时期被称为崧泽文化至良渚文化的过渡期,从植物铺垫所处地层出土的陶片来看,具有明显的崧泽文化风格,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这是崧泽文化遗存。"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部助理馆员余官玥介绍称,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目前尚未对这处遗迹进行全面揭露。" 这处遗迹原本建于水边,也可能是栈桥或码头,还有待下一步考古发掘。"

    △木构植物铺垫俯拍图(局部放大)

    红烧土建筑基槽,已揭露长度达 9 米

    同样还有首次发现的规模惊人的良渚时期红烧土建筑基槽,已经揭露出来的长度达到 9 米,东西两端的边界都还没确定。

    红烧土类似于今天的红砖,是土壤被火烧过后形成的。红烧土经常被先民们用作建筑材料,可以使墙体更为坚硬而且防潮。" 红烧土建筑基槽上如果是房子的话,这个面积即使放到现在也相当大。据推测,当时极少有如此规模的住房,不排除其作为公共空间的可能性。"

    考古人员在红烧土中还发现了稻壳。" 在泥里拌稻壳,能够增加泥土的韧性,这样做可以提高建筑质量。此次考古,在发掘区域内还没有发现稻田的遗迹,但红烧土内的稻壳告诉我们,周边一定有水稻田。" 于成龙表示。

    △红烧土建筑基槽

    长三角地区同属 " 大崧泽 " 文化圈

    " 我们在一口崧泽时期的水井中发现了多件漆绘彩陶壶,历经千年,仍然完好如新。出土的陶鬶数量大、形制多,也是寺墩遗址良渚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部副研究员陈钰介绍称。在寺墩遗址考古工作站的临时库房里,摆放了陶豆、陶壶、陶鬶等不少文物,研究人员也会在这里对这些文物进行保护、修复、绘图等整理工作。

    在一些陶片上,考古人员发现了特殊的刻符——日月山刻符。" 上面是太阳,中间是月亮,下面是山。这是山东大汶口文化典型的‘日月山刻符’。大汶口文化以山东为中心,距今大约 6500 年到 4500 年之间。这种刻划符号在长江以南的寺墩遗址被发现,说明良渚文化和大汶口文化虽远隔千里,但仍有密切交流。" 陈钰表示,另一件陶器残片上的类似古代兵器三叉戟的刻划符,这种纹饰在山东大汶口文化中也比较常见,再次印证两地之间的密切交流。

    △刻划

    如果按今天江浙沪皖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视角来看,考古学界曾提出 " 大崧泽文化圈 " 的概念,认为大崧泽文化圈覆盖的范围还包括安徽的凌家滩遗址。" 也就是说 5000 年前,江浙沪皖的很大区域就处于同一文化圈。" 陈钰说。

    于成龙表示,下一步,考古专家们将围绕寺墩聚落的结构和功能,尤其是水系问题进行勘探和发掘,逐步揭开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演进的 " 文化密码 "。

    现代快报 + 记者 胡玉梅 葛小林

    (部分图片来自南京博物院 校对 许元华 编辑 谢静姝)

    关键词:

    上一篇:“老师,我想请个假,回家收麦!”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