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产品世界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合作|
  • 联系我们
  • 主页 > 行业 > 正文

    当前讯息:了不起的江苏人|你百投不中的《Nature》,这个无锡人一投就中

    2023-05-07 20:07:00  |  来源:现代快报+  |

    编者按:江苏,文脉悠长,人文荟萃。5 月 20 日,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将举行,届时来自全球各地的江苏儿女将共叙乡情友谊,共话家乡发展。现代快报推出《历史上了不起的江苏人》专栏,回望和讲述江苏历史名人故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徐寿,江苏无锡人,清末著名科学家,中国近代科学之父,中国科学技术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中国近代造船、造舰、造蒸汽机和军事工业的奠基人。

    △徐寿

    " 我们看到,对一个古老定律的现代的科学的修正已由中国人独立地解决了,而且是用最简单、原始的器材证明的。" 1881 年,国际顶尖学术刊物《Nature》在编者按中,写了这样一段话。

    文中提到的 " 中国人 ",就是江苏无锡人徐寿。

    △徐寿发表在《Nature》上的信

    文章上了《Nature》的中国第一人

    1881 年 3 月,《Nature》杂志社收到一封来信。信的作者,正是徐寿。

    在信中,徐寿讲述了一个古老而有趣的话题,律管校正问题。" 中国古代向来以弦定律,以管定音。大家都认为管弦同律,认为黄钟律管与半黄钟管应该刚好相差八度音,可实际则不然。"

    之所以这样说,徐寿是有根据的,并用了 N 个铜管实验来证明。

    他从缩小管长来研究这个问题。用九寸长的开口铜管,截去一半,又截去半寸稍长一点,于是,准确地得到了八度音 …… 不管管径多大,结果均一致。

    这封来信被《Nature》杂志编辑一眼相中,他们以《声学在中国》为题,发表了信件,并在编者按中写下了对这个了不起的江苏人的赞叹。

    他的座右铭:接人以诚

    这么厉害的人,有什么样的家庭背景?资料显示,徐氏世居无锡," 力田读书 ",是一个比较贫苦的农民家庭。

    1818 年,徐寿出生在无锡社岗里。

    祖父务农的同时兼作商贩,父亲是徐家的第一个读书人,26 岁就辞世了。那一年,徐寿年仅 4 岁。17 岁时,母亲也辞世了。

    面对生活的种种,徐寿都微笑面对,并给自己立下了座右铭:不二色,不妄语,接人以诚。

    为了生计,他在务农、经商,样样来。

    同时,不忘学习,对知识孜孜以求。他研读《诗经》《禹贡》《春秋》《汉书》《水经注》等等,不仅把书中记载的山川、物产等列表研究,还注意到了古今地理的严格变迁 ……

    他爱好广泛。数学、天文历法、物理、音律、医学、矿学等等,无一不喜,无一不好。

    他总是 " 究察物理,推考格致 ",动手能力极强,指南针、象限仪、自鸣钟,手到擒来。

    建造国产第一艘蒸汽轮船

    他更像 " 穿越 " 者,炸药、蒸汽轮船、翻译,样样精通。

    数学家华蘅芳是徐寿的好朋友。两个 " 科技发烧友 ",一个擅长计算、设计,一个擅长制作,正好做搭档。

    △《博物新编》

    1855 年,两人读到了一本新编译的西方近代科技书《博物新编》,感觉仿佛一下子穿越到了未来。根据书中的内容,两人还做了各种实验,对轮船制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华蘅芳(左)徐寿(右)

    后来,成为曾国藩技术幕僚的徐寿和华蘅芳,被委派去安庆内军械所专办创造事宜,接受的第一项工作便是制造轮船。

    他们白手起家,用三个月的时间,制造出了船用蒸汽机模型。

    1865 年,由徐寿、华蘅芳、徐寿儿子等人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艘机动轮船黄鹄号在南京下关江面试航成功。

    △徐寿玄孙徐泓夫妇为徐寿事迹陈列馆捐赠资料

    " 黄鹄号是中国人自行研制,没有假外人之手,建造成功的中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在中国科技史上开创了我国的近代造船业。" 徐寿父子事迹陈列馆的专家说。

    这首轮船有多轰动?当时的《字林西报》报道称:中国第一艘轮船,是显示中国人具有机器天才的惊人实力 …… 它航行于扬子江,在不足十四小时间逆水行二百二十五华里,回程顺行八小时 …… 全部工具器材,连同雌雄螺丝,螺丝钉、活塞、气压计等,都是徐寿父子亲自监制。

    黄鹄号轮船使徐寿在科技界声名大噪。

    △徐寿雕像及天下第一巧匠牌匾

    之后,同治皇帝还御赐他 " 天下第一巧匠 " 牌匾。

    △徐寿故居

    实验翻译办学,全面开花

    只是 " 巧匠 "?非也。

    徐寿不仅是能工巧匠,还首创了以元素英文名的第一音节或次音节译为汉字再加偏旁以区分元素的大致类别的造字法,巧妙地把元素译为汉字。

    他们根据这一原则新造的化学元素汉字如:硒、碘、钙、铍、锂等,几乎难以看出是新造的汉字。目前的化学元素中文译名原则,就是在徐寿的基础上制订的。

    他还是一个化学家,曾为江南制造局的龙华火药局建成硫酸厂,制造过硝化棉和雷汞等炸药。

    他更是翻译名家。在江南制造局设立了翻译馆,物色了上海英华学塾校长兼《上海新报》编辑、英国人傅兰雅担任专职口译,聘请富有译书经验的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和美国人玛高温担任兼职口译。

    在翻译馆成立后,徐寿为翻译事业贡献了自己的最后 17 年生命。

    《宝藏兴焉》《西艺知新》《汽机发轫》…… 他后来与傅兰雅合作翻译了近三十种科技著作,约 250 万字。

    他还开创我国科技教育先河,创办了格致书院。

    如今,江苏大地上,还有一个个像徐寿这样的科学家、能工巧匠。他们奋斗的样子,自信的姿态,对生活的热爱,都很可爱。

    现代快报 + 记者 胡玉梅 刘静妍 / 文 无锡市山北中心小学校长金民山、南京博物院 / 供图

    关键词:

    上一篇:新华全媒 + 丨解“三争”难题促洞庭湖区“人水和谐”_环球报资讯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