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新:穷苦大妈当街被殴致死,背后的真相,让人脊背发凉
2023-04-16 06:12:33 | 来源:锐影Vanguard |
2023-04-16 06:12:33 | 来源:锐影Vanguard |
有着 " 日本奥斯卡 " 之称的日本旬报,近期公布了 2022 年度十佳。
其中,排名第三的片子,名叫《在公交车站直到黎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千万别被片名和海报误导,它才不是什么浪漫小清新。
与之相反,影片改编自 2020 年引发日本举国轰动的极端恶性暴力事件:64 岁穷苦大妈当街遭男子无端暴打致死。
2020 年 11 月 16 日,日本正值首轮疫情,经济衰退、民生凋敝。
64 岁的高龄女性大林三佐子,丢掉了 " 试吃员 " 的工作后,穷困潦倒、流落街头。
白天无所事事;
夜间,便在东京都涩谷一个灯火通明的公交站,不足 20 公分宽的凳子上过夜。
祸不单行,一天晚上,大林仅仅是被一男子无端看了一眼,便遭遇对方暴打,最终惨死街头。
去世时,身上只有 8 日元(人民币 4 毛钱)。
《在公交车站直到黎明》,便是根据此事件改编而来。
坦白说,片子拍的并不出色,放到旬报十佳的榜单里甚至有些过誉;
在影片中,导演不仅对大林的年龄、境遇、甚至生死做出了大幅度改编,还为片中的凶手赋予了一个合理化逻辑。
放到犯罪片范畴里,只能算三流。
然而即便如此,看过片子的观众,也能理解影片之于日本现实社会的意义——
" 大林之死 " 事件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众多女性拉起横幅、走上街头,强烈要求将凶手处死,纷纷表示「她就是我,她就是所有女性」。
被家暴、被裁员、被殴打致死
早在这部电影之前,NHK 电视台便以纪实报道的形式,将事件做成过一个 30 分钟的短片《事件之泪》。
短片不带任何滤镜,客观地还原了事件本身。
大林是一个「松子」一样,被日本主流社会抛弃的中老年。
27 岁结婚后搬到东京,遭遇家暴后离婚,只身在东京打拼;
随后进入一家计算机公司,因为无法跟上工作节奏,最终在 30 岁那年辞职,之后就过着不停换工作的动荡生活。
她身无长物,没有傍身的技能,只能通过在餐饮业打零工勉强度日。
而社会一旦发生巨变,她作为底层,一定有着最直白也最深刻的感知。
依赖线下活动的试吃促销员工作机会,几乎全军覆没。
疫情的暂停键按下后,大林只能以流浪者的身份寄居在东京这座大都市。
她无依无靠,仅有的一个哥哥远在他乡,两人早已失去了联系。
日渐加重的羞耻感更让大林拒绝向家人寻求帮助。
在智能手机更新换代无数次的 2020 年底,大林仍使用着一台苹果 4,说是使用,无非也就是定定闹钟、看看时间等基础功能,没有提供便捷的 app,没有定格瞬间的照片。
她手机里唯一的照片,是在她当试吃促销员时拍下的。
大林过夜的地方,是一张宽 20 厘米、长 90 厘米的长凳,中间还有一个铁扶手将凳子一分为二,路人只能在又滑又硬的平面上勉强坐坐,完全无法躺下睡觉。
不知道在仅剩 0.4 元之前,她曾怎样以极低的消耗维持着这具老去的皮囊?
不知道在东京涩谷深秋的公交街头,她用什么信念对抗着挥之不去的饥寒交迫?
在遭遇袭击,生命垂危之际,她在极端痛苦中,是否也曾有过一瞬间的轻松?终于摆脱这生来受罪的人生了。
纪录短片将视野从一宗犯罪上升为一种社会现象。
新冠大流行的三年,以大林为代表的底层群体,不仅身心受到病毒、贫困的威胁,身份观念、自我价值,也遭受着来自外界的蹂躏。
流落街头,被殴打致死,正是她们的内心写照。
大林三佐子的追悼会上,由 170 人组成的游行队伍,打出了声援死者、严惩凶手的口号。
" 绝非事不关己 "
" 今天是她,明天就是我 "
" 我只是看她不顺眼 "
从加害者角度审视这起暴行,我们不禁会思考——
究竟是什么动机,让他对一个无仇无怨的陌生老妪痛下杀手?
在电影《在公交车站等待黎明》导演和编剧的安排下,凶手被描述成受脑残主播蛊惑,为 " 清除社会垃圾 " 而实行的即兴杀人犯。
很显然,这样的说法不足以解释凶手的真实动因,也无法平息公众的愤怒。
大林去世 5 天后,凶手被捕。
凶手是在附近酒馆做着帮工、同时作为志愿者收拾街道垃圾的 46 岁男子。
对于行凶动机,他给出的供述是——
" 很碍事 "
" 让她吃点苦头,她就会滚蛋 "
" 看她不顺眼 "
凶手稀松平常的三句话,听者却声如洪钟。
更匪夷所思的是,加害者与受害者明明处在同温层,都是被巨大压力排挤到社会边缘的底层。
受害者的孤独困苦,加害者并非无法感同身受。
不久前,日本著名作家与中国电影学者戴锦华,就当今女性议题做了一次长谈。
「厌女」这个有些过气的概念,再次翻红。
厌女,即认为女性是劣等的存在。
如今,「恐弱」和「慕强」是时下非常流行的两种意识形态的极端;
而上野千鹤子指出,「恐弱」和「厌女」之间,有着更深层次的关联——
" 恐弱 " 的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弱者,不愿被当作牺牲者。所以,她们也不允许其他女性如此表述自己,这实则是 " 厌女 "。
特别是在人口密集、资源短缺、社会压力巨大的日本,在家庭和职业上,女性往往会让位于男性,依赖、寄生、无能的标签就此被贴上。
「厌女」的幽魂,从未弥散
因为太理所当然,而使人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上野千鹤子用自己的母亲举例——
我一想到将来的命运会和母亲一样,就很难接受。
我觉得如果成为一个女性就是成为像母亲那样的人,那么成为一个女性便意味着屈辱,这就是我的 " 厌女 "。
而戴锦华老师则一针见血地指出事情的本质——
不是「厌女」,而是「厌己」。
当我们用「厌女」的视角来审视大林惨死街头的悲剧时,一切都解释通了。
因为厌女,加害者蔑视女性;
因为厌女,受害人自我厌恶。
不要以为大林事件与我们无甚瓜葛,事实上,建立在权力逻辑下的「厌女症」,早已突破了性别、地域、时间。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话——
" 大城市
对于小镇男青年,是实现梦想的期许之地;
对小镇女青年,则是逃离家乡的暂居之所 "
这句话不仅揭示了在当今社会两性的不平等,同时也透露出权力挤压下女性遭遇的压迫和剥削。
女性进入大城市后,仅仅被城市当作外来人口,她们也无法把身处的城市当作自己的归属之地;她们努力地在种种的异样眼光与边缘尴尬下生存,但城市缺少稳定预期的制度安排,使他们很难采取有建设性的长期行为;
乡村的贫困生活令她们心生无奈与无望,而城市对流动人口严格的管制与制度性歧视又造成了另一种困局。
随着就业的复杂化和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化,身处大城市的女性们,也不断被污名化。
绿茶、圣母、傻白甜
反差、心机、孔雀女
种种对女性带有敌意的标签,源源不断的生产并传播着。
日本穷苦大妈惨死街头,其实是现代女性在父权制度下遭遇不公的集中体现。
不要觉得事不关己,我们每个人都是大林三佐子。
the end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