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快看:争议极大,2 年 20 倍的超级成长公司,却被很多人说造假……
2023-03-22 06:05:08 | 来源:雪球 |
2023-03-22 06:05:08 | 来源:雪球 |
坚定投资永续增长型行业里的优秀鸡,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富,详情请关注: $ 慢慢变富行业精选 ( TIAA026053 ) $
本文是《价值事务所》的原创文章第 1226 篇。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在漂亮国,长期稳健增长的市值巨无霸,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亚马逊、谷歌、Facebook、微软等 To c 的企业外,实际还有大量我们不熟悉的 To b 的企业。即便是亚马逊、谷歌、微软,他们的第二增长曲线,其实也都是来源于 To B 业务,尤其微软,可以说,他就是靠 To B 业务重回世界第一梯队企业舞台的。
(资料图)
C 端消费者市场广阔,B 端消费者市场甚至更广阔。
互联网的下半场在 B 端这种观念,当下基本已经成为了市场共识,阿里云负责人曾如此说道:"穷尽我的一生,都看不见产业互联网的天花板。"
不过,我们今天不讲阿里、腾讯、京东等消费互联网大厂在 B 端的布局和进展,而是讲一家自始自终都在 B 端深耕且成就不菲的企业——国联股份。(文章末尾有重要提示,请大家一定要看到最后)。
01
价值事务所
不是一般的牛
作为 2019 年上市的企业,不论在疫情前的 2019,还是三年疫情期的 2020-2022,或者是目前正在进行中的 2023,拉年 K 来看,国联没有任何一年是下跌的。
这其实非常不可思议,谁都知道 2022 年是超级大熊市,即便是天之骄子新能源都在 2022 被拉下了神坛,即便比亚迪、宁王 2022 年都是下跌的,但国联股份没有。
而且即便涨势如虹,国联的实控人却一股未减持套现,甚至还在不停买入,2022 年全年,国联股份高管累计耗费 1.52 亿进行了增持,仅 12 月就出手三次。
一般而言,公司老板或高管减持,《价值事务所》是不会进行什么解读的,因为减持的理由太多了。也许是高管想套现改善生活(所长就知道某企业老板为了给儿子在漂亮国买房无节操减持),也许是老板在上市企业外还有一大堆业务正在孵化需要资金……只要不是绝大多数高管同时大量减持手中的股票,一般就无需过度关注。
但如果企业老板或高管增持,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并认为当下企业的价值被低估了。
关于这点,林奇在其著作《彼得 . 林奇的成功投资》中有详细的解释,所长在此就不复述了。
总之,说这一堆就是想说明一件事,那就是国联股份有点 " 独特 ",独特到可以走出独立于大盘的行情,而且在大幅上涨后还能有高管在 " 高点 " 买入。
别看国联的市值气势如虹,业绩其实同样气势如虹,2018-2022 短短五年时间,公司营收翻了近 20 倍,利润也翻了 10 多倍,最重要的是,疫情一点都没有影响到公司的业绩增长。
02
为何国联这么牛?
国联股份成立于 2002 年,一开始是做工业资源聚合网站的,官网就是下图这样,大家可以理解成 B 端的 58 同城,而后很长一段时间,公司的业务模式都是在网站上展示行业里的信息,帮助买卖双方进行交易撮合,举办行业内会议,提供一些行业的咨询服务……
其实就是现在的一些垂直行业媒体或者行业协会在干的事情,能赚钱,但其实赚不到什么大钱,能有发展,但发展的空间也有限。
这其实是很多 " 媒体资讯类 " 企业共同的毛病,他们虽然在各自的细分领域有极大的影响力,也有很大的流量,但就是不咋赚钱。我们可以找一个 C 端的参照物,比如雪球,不论机构投资者还是散户投资者都喜欢逛雪球,在雪球上发帖子、看帖子,雪球几乎成了财经垂直领域的标杆,但其实雪球变现做得并不好,按理说,其行业影响力并不逊色于东方财富,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更胜一筹,但其变现能力对比东方财富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原因是,东方财富的收入来源其实是通过卖货(卖基金、做券商,收佣金和服务费)直接向用户收钱,而雪球更多是卖广告间接向用户收钱。
唉,突然想到了《价值事务所》何尝不是如此……这也是带货的主播收入远远胜于我们这些卖广告的自媒体原因所在。
想明白这一层的国联股份,开始卖货了。
2014 年,国联股份开始切入自营电商,一开始切入的领域是国联资源网最有优势、业内最权威的涂料化工产业分网,建立了自营电商涂多多平台,下图为涂多多官网截图。
涂多多平台可以简单理解成 B 端的京东 + 拼多多,公司将下游客户的需求集中起来,然后通过上游核心供应商进行一站式采购,再让上游核心供应商替公司发货,从需求收集到下游企业收到货整个过程需要 7-30 天。
这个拼单模式可以说和拼多多一模一样,连名字都叫多多,但和拼多多有些不同的是,拼多多只做中介对接上下游,拼多多不拿自己的钱打款给上游,也不对上下游进行背书,你们交易是你们的事,我只提供平台。而在涂多多这里就不一样了,涂多多会对上游供应商进行选择,会在收集到下游需求后以涂多多的名义向上游采购,拿自己的钱打给上游,所以,所长说,国联的多多平台相当于京东 + 拼多多。
当然,涂多多也可以仅提供交易平台,由上下游自行交易,上图里的多多超市相当于自营,多多集市相当于第三方。
由于国联资源网本身就具备巨大的流量(类似于东方财富的股吧),当国联资源网开始下场卖货建立多多平台后,几乎没花什么力气,就把流量倒过去了。
而后公司如法炮制,在涂多多的基础上又搞出了卫多多(卫品产业)、玻多多(玻璃产业)、肥多多(化肥产业)、纸多多(造纸产业)、粮油多多(油脂产业、饲料产业、农药产业)以及近期刚涉足的医械多多、沙多多、芯多多。
其中,涂多多(2014 年成立)是公司经营时间最长、最成熟的平台,营收从 2016 年的 6.9 亿增长到 2021 年的 228.9 亿,成长超过 30 倍;其次,是成立时间第二长的卫多多(2016 年),营收从 2016 年的 0.6 亿成长至 2021 年的 55.8 亿;同在 2016 年成立但比卫多多晚一点的玻多多,营收则从 2016 年的 0.2 亿增长到 2021 年的 32.1 亿。
至于纸、肥、粮油多多,都是 2019 年成立的,发展也非常迅猛,2019 年,纸、肥、粮油多多平台的收入分别为 0.2、1.3、0.8 亿,2021 年,三个平台的收入分别增长到 5.5、23.2、25.2 亿。
这就是互联网平台,甭管 B 端还是 C 端,平台一旦搭建完成,增长就是指数级的。
03
国联未来增长来源
国联现在已经 " 这么大了 ",也爆炸式增长好几年了,未来还能走多远,到底能做到多大呢?
答案是,暂时看不到尽头。
我们看公司目前贡献营收的六大多多平台,市场规模都是千亿级别,就公司 2021 年的营收来说,渗透率都还非常低,即便是做时间最久、营收最高的涂多多,渗透率也不过 2% 多一点。
因此,公司未来的成长空间之一,就是各大多多平台持续提升渗透率,把相应的产业链不断做深、做透。
而公司的成长空间之二,便是扩展新的多多平台,比如 2021 年新涉足还没有贡献收入的沙多多、医械多多、芯多多……
在近期的电话会交流中,公司也很自信的说到,"产业互联网平台的专业壁垒较高,同时对自身知识结构、客户资源积累及团队基础等都有较高要求,因此,目前我们在垂直细分领域,除了玻多多,尚无直接竞争对手"。
至于公司的成长空间之三,那就更了不得了。正如阿里为了服务自家的淘宝,从公司体内长出阿里云,而京东从体内长出京东云,这不,国联也从体内长出了国联云……
2021 年,国联共签约 20 家企业进行云工厂升级,当年落地实施的有 5 家。2022 年,公司的目标是签约 30-40 家,当年总计落地实施 10-15 家。
对比阿里、京东、百度等云大厂,国联云的优势在于,他对自己所在行业更了解,更能从行业的需求出发解决用户痛点,具体可以参考前文公司讲自家多多平台的优势,至少在自家擅长的工业资源领域做云,国联还是很有看头的。
最后附上市场对国联股份 2023-2024 年的一致盈利预期:18.73 亿、30.41 亿。
最后,做个重点提示:研究国联股份的时候,所长注意到网上关于它造假的质疑非常多。由于缺乏足够和直接的证据,我们无法对此作出评论。研究国联主要是基于产业互联网的机会,仅为商业观察所用,并非投资推荐,请大家自行辨别风险!
对了,国联股份一直是某发基金公司旗下的多个基金产品轮流重仓,如果说真像网上质疑的造假,也就意味着中国规模排名第二的基金公司,竟然坐庄一个造假公司,那所长就实在无法想象中国资本市场的生态环境了!
只是基于商业层面的逻辑,产业互联网的市场空间是足够广阔的,国联的模式也是行得通的,总之,内容仅供商业模式的分析学习,绝非投资推荐,请大家知悉!
声明:文章仅记录作者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巨大风险,需谨慎谨慎再谨慎,希望大家像对待装修房子一样对待自己的投资,不要让挑公司的时间还不如你挑家具的时间来得多,你对待小钱能反复权衡,怎么对待大钱反而如此草率?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雪球征文 @新能源大爆炸 # 财报云调研,投资大炼金 #
$ 国联股份 ( SH603613 ) $$ 拼多多 ( PDD ) $
一键获取各种牛逼基金
/xz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