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产品世界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合作|
  • 联系我们
  • 主页 > 行业 > 正文

    如果觉得工作太难,不妨看看马伯庸《长安的荔枝》

    2022-11-19 08:48:38  |  来源:管理智慧  |

    以下文章来源于十点读书 ,作者十点签约作者

    工作是一场修行,职场是考验人心的道场。当你把工作当做一场修行,你就会顿悟到:遇到的人和事,都是来渡你的。无论好人坏人,好事坏事,都是对人生的历练。只有试着和工作握手言和,才能让自己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作者:瑾山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编辑:可安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历史作家马伯庸,讲过一个小故事。

    永乐七年,朱棣决定迁都北京,从南方强迁一批富户。

    其中有一户姓周的人家,户主叫周德文,被安排在大兴县,充任厢长,负责催办钱粮、物资调度等事,以辅助皇城建设。

    这份工作十分辛苦,他 " 东走浙,西走蜀,南走湘,殚精竭虑,劳费不计 ",竟活活累死在旅途中。

    "

    马伯庸不禁感慨:" 领导一声令下,下面的人得忙活半天。光是想象一下,头发都会掉一大把。"

    "

    周德文的故事,在史书中不过寥寥数笔,却在马伯庸心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他憋着一股劲儿想为底层打工者写点东西,却苦于机缘未到,毫无灵感。

    就在他辗转反侧之际,忽然从微博上,看到朋友发问:" 杨贵妃要是马嵬坡没死,还能吃到荔枝吗?"

    贵妃?荔枝?送荔枝的人?怎么从岭南跨越大半个中国送到长安?

    一个个念头在脑海里闪回,瞬间排列组合成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

    小说《长安的荔枝》,就这样顺理成章地问世了。

    马伯庸将周德文套在长安小吏李善德身上,将 " 为天子修皇城 ",变成 " 为贵妃送荔枝 "。

    故事堪称古装版的职场历险记,各方利益的博弈、管理层内部的矛盾、各环节沟通的技巧、不断修改需求的 " 甲方 " ……

    这些现实中让人头大的职场难题,都揉在了 " 一骑红尘妃子笑 " 的喧闹中。

    如果觉得工作太难,不妨读读《长安的荔枝》。

    1

    不是工作需要你,是你离不开工作

    故事主角李善德,是上林署从九品的芝麻小官,一辈子在底层打混,年逾半百,还买不起长安的一幢房。

    为了给妻女一处安身之所,李善德咬咬牙,向招福寺贷款,买下了京郊的一处小院子。

    他盘算着,每个月的月俸,除去利钱后,竟然连吃饭都成问题。

    眼看日子揭不开锅,谁曾想关键时刻,一份 " 美差 " 落到了他这个职场小透明身上。

    说来巧了,圣上下旨命上林署委派一名小吏,充当 " 荔枝使 ",为贵妃采购荔枝。

    别看 " 荔枝使 " 一职不入正式官序,却是实打实的巧宗。

    因为是给皇上办事,下面无不凛然遵从。其中油水之丰润,不言而喻。

    李善德有幸被上峰刘署令举荐为 " 荔枝使 ",只是他想不明白,此等好事怎会落到自己头上。

    他拿出派官敕牒仔细察看,这一看不要紧,险些吓个半死。

    皇上要求在六月一日贵妃寿辰之时,从岭南运来新鲜荔枝!

    大家都知道这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从岭南到长安,远近不下五千里路。

    除了大罗神仙,哪个凡人能办到?办不到,六月一到,就是他李善德的死期。

    李善德气呼呼地去找刘署令,怒斥他:" 你这是置我于死地啊!"

    可刘署令冷冷地说:" 差事你不办,自然有别人派,只是你这次拒绝,就别想在衙门里混了。"

    自己离开衙门又能去哪赚钱,买房欠下的一屁股债咋还?想到这些,李善德只能硬着头皮接下这份苦差。

    看到李善德,不少人想起了自己。

    刚步入社会那会儿,我们也时常吐槽:" 这活儿简直不是人干的,领导还事儿,好想辞职。"

    但想想自己的房贷车贷,一家老小的生活费,吐槽也都变成了:" 这事儿交给我,您放心。"

    不是胆小认怂没骨气,是生活让我们明白了:不是工作需要你,而是你需要工作。

    地球离了谁都转,公司少了你也不见得受什么影响。

    可你没了工作,却是举步维艰,寸步难行。

    工作再委屈,总比缺钱好;领导再难缠,总比遭家人抱怨强。

    有句话很现实:

    " 工作是你安身立命的资本,是让你有钱吃饭养娃,孝顺父母,是让你夜半醒来不害怕。"

    所以,别抱怨工作难,因为没工作的日子更难。

    2

    但凡赚钱的事儿,没一件不辛苦

    李善德硬着头皮继续当他的 " 荔枝使 ",这块烫手山芋差点逼得他去死。

    但转念一想,六月份的大限尚未到来,如果终究是个死,倒不如现在拼命一搏。

    于是,一场职场求生大戏,在李善德打鸡血式的努力中,拉开了序幕。

    他先是亲自去了趟岭南,实地考察荔枝生长情况,向果农们请教保鲜储存方法。

    后又规划了四条线路,计算出必要的运输成本。

    再去岭南经略使那申请费用,碰壁后,又与当地的胡商合作,靠着出售五府通行符牒,拿到了启动资金。

    李善德是算学及第,对数字极为敏感,还擅长做各种表格。

    他把所有思路画成巨大的表格,贴在墙上,整宿整宿地琢磨。

    纸上谈兵没啥用,想办成事,必须在实践中反复试错。

    于是,李善德开始做实验。

    他命四路人马同时出发,荔枝采用 " 分枝植瓮之法 " 装在特制的双层瓮中,结果一顿操作下来,跑得最快的骑手,也用了十几天才到达长安,而到达时,荔枝也变质了。

    但李善德并不悲观,他要借官府之力,发动沿途驿站帮忙,速度会提上来;他又向果农反复打听,改进了荔枝的储存方法。

    五月中旬,一切准备就绪,胸有成竹的李善德,亲自护送三十瓮荔枝进京。

    一路上,突发情况频出,不是驿站出了问题,就是荔枝坏得太快……

    他只能一马当先,各处奔走,厚着脸皮向衙门要人要钱,绞尽脑汁地征收冰块,还得时不时用小恩小惠,鼓励大伙加把劲。

    等他将荔枝护送到长安门外,他已累得完全没有人样,趴在地上动弹不得。

    最后,只有 " 一骑两坛 " 送进了皇宫。

    但,李善德做到了。他送来的荔枝博得了贵妃一笑,也保住了自己的脑袋、饭碗和名声。

    李善德让我想起了这些人:

    凌晨三点半,所有便利店开始上货,汉堡店开始准备食材;

    四点多,城市的垃圾车,在清理路边的垃圾;

    送菜的师傅已经将新鲜的蔬菜送到农贸市场,一位年过六十的奶奶在一点点卸货,环卫工很早就开始清扫马路;

    早餐店众人正在忙碌的包着包子,准备开门营业。

    五点,路边的炸串摊忙了一夜还没收摊……

    你看,仅仅是这世间百态的冰山一角,就足以让人心酸。

    你不得不承认,但凡能赚点钱的活儿,哪一样都不轻松。

    人间非净土,各有各的苦。

    谁不是把自由卖了,换成柴米油盐,谁不是把青春当了,换来一家人的平安。

    别抱怨赚钱累,起码我们吃点苦,还能赚到钱。

    3

    工作本身,就是一场修行

    因为送荔枝有功,李善德被杨国忠器重,许诺他官升三品,还免去了他在招福寺的贷款。

    但令人意外的是,李善德竟当面拒绝,声泪俱下地诉说 " 送荔枝 " 是何等劳民伤财。

    皇城要三十丛荔枝,到了都省就会增加到五十丛,转到经略府,就会变成一百丛,办事的人再打出些余量,至少也会截下两百丛,害苦了以荔枝为生的百姓,整片荔枝园几乎被砍光;

    五千里路途上,需要二十多个州县数百个驿站的配合,人员之调度、运具之配置、载重与里程之换算,每一个环节,都须细密周至,让底层杂役苦不堪言。

    本次荔枝转运,总计花费三万贯,这些钱国库不出,州县不管,全来自对沿途百姓的横征暴敛,更可气的是,竟多征来两万贯,而这些钱又进了杨国忠的私囊。

    想当初,没人看好这件差事,可等李善德九死一生把荔枝运来,太府司、司农寺、尚食局,全跑来邀功,他反而成了最微不足道的那个。

    功劳被抢也就罢了,李善德还频遭陷害,他干成了别人干不成的事,让不少吃皇粮混日子的人胆战心惊,一起起谋杀险些要了他的老命。

    他本以为送荔枝是最难的,如今却看透了,权力斗争,才最要命。

    李善德混迹官场十几年,也曾幻想过被大佬提携,可平步青云的机会摆在眼前时,看透人心的他,只盼着尽早离开这是非之地。

    故事最后,李善德卖掉了几个月前刚买的小院子,带着妻儿远下岭南,从此躬耕垄亩,不问世事。

    原来,不混官场也能填饱肚子,不在京城安家乡野茅屋也住得,无权无势也能自得其乐。

    李善德,终于修得清净心,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工作是一场修行,职场是考验人心的道场。

    把工作当修行,你会顿悟到:遇到的人和事,都是来渡你的。

    无论好人坏人,好事坏事,都是对人生的历练。

    4

    结语

    李善德送荔枝后,岭南进贡荔枝成了常例。

    如果不出意外,之后每年都要如此大费周章一次,巧的是,意外第二年就来了。

    第二年,安史之乱爆发,后面的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于是," 一骑红尘妃子笑 " 成了历史绝唱。

    说起这段历史,我们往往沉浸于各种宏大叙事中,若不是马伯庸独辟蹊径,将视角落回一个小人物身上,我们或许还读不到如此精彩的故事。

    生活中,真没几个重任在肩的天选之子,大多都是像李善德这样,为了养家糊口四处奔忙的普通人。

    我们厌烦工作,又离不开工作;为了赚钱,总得吃苦受累;最终,都在工作中,得到锤炼,收获成长。

    所以,别和工作拧巴了,试着与生活握手言和,让自己在工作中被成全。(全文完)

    一个企业的未来

    取决于其组织能力建设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关键词: 在工作中 硬着头皮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