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当妈,居然没上热搜?
2022-11-01 08:09:08 | 来源:谈心社 |
2022-11-01 08:09:08 | 来源:谈心社 |
" 好久不见的姚晨,新剧带来不小的惊喜。"
(资料图)
或许在许多观众的记忆里,她还是那个被原生家庭影响的苏明玉。
一边在事业上周旋博弈,一边要帮着死皮赖脸的父亲、自私自利的哥哥们。
大家都挺好,只有苏明玉 " 不好 ",怎么看怎么憋屈。
但这一次在新剧《摇滚狂花》里,她颠覆以往,摇身一变画着烟熏妆的叛逆母亲。
烈焰红唇黑皮衣,抽烟喝酒骂脏话,一身浑不吝的厌世姿态。
不那么在乎别人的目光,只一心跟随自己的想法来活。
令不少观众直呼惊喜:
" 国产剧女主终于不是善良温柔贤惠的小白兔了。"
这部剧的颠覆,从女主出场就已经开始。
彭莱曾是摇滚乐团 " 狂花 " 的主唱,因为前夫出轨,大闹一场后离婚远走美国。
本想要闯出一番天地后再把女儿接过来,可事实上人到中年 " 一事无成 ",即便也打拼了多年,还住在逼仄破烂的小房子里。
即使这样,还 " 不顾脸面 " 坚持自己的摇滚精神,活成外人眼中的笑话。
直到前夫去世后,她才准备回国照料孤身一人的女儿。
彭莱内心也曾想象过 " 重逢的感动画面 "。一个离开了女儿十二年的母亲,再回到她身边时,会是个什么场景?
彼此拥抱、痛哭流涕、互诉衷肠?
全都没有。
正常人想也知道,这样的情况下,女儿对她必然是没有太多感情。
更何况,俩人相见的第一面,她就烂醉如泥,和一个男子躺在前夫家里。
于是女儿想也没想,兜头朝彭莱泼了盆冷水,结结实实地叫醒了这位宿醉的老妈。
用彭莱自己的话说:" 什么愧疚,什么想念,都给我打没了。"
紧接着,母女二人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母女相处模式。
女儿不让彭莱进家门,彭莱转头就用 502 胶把锁孔堵死。
大有 "不让我进,那你也别出来 " 的意思
气急了的女儿换完锁,就丢掉了彭莱的所有衣服;彭莱不甘示弱,趁夜里也扔了女儿的衣服。
但等她再回来就不淡定了,女儿直接在房间里纵火,烧了她的被褥。
眼看实在是相处不来,彭莱决定卖了房子跟女儿分家回美国,趁着和她逛街的功夫,偷偷联系了中介带人去看房。
气不过的女儿,直接把老妈推进了河里。
三番两次下来,整得彭莱都挺惊恐,跟发小吐槽自己的人身安全受到了极大威胁。
好不容易关系稍微缓和了点,彭莱想主动帮女儿做家务,结果一个不小心扔了前夫,实现了物理意义上的 " 挫骨扬灰 "。
误将前夫的骨灰当过期奶粉扔了
心怀愧疚的彭莱还试图弥补:" 要不咱俩带一吸尘器去,把你爸能吸回来多少算多少?"
如此硬核的交锋面前,之前女儿把蓬莱手机冻住、伪造怀孕退学、在情敌面前让蓬莱当众出丑等等摩擦——
都可以算是母慈女孝的小场面了。
别人的家庭矛盾协商解决,她俩的矛盾得靠派出所镇压,认真起来,属于能上刑事法庭的那种。
没有耐心,只顾自个,家庭责任感更是薄弱,彭莱无疑是个很不讨喜的妈妈形象。
从头到脚都和传统意义上的母亲角色相差过大,按以往来说得是 " 找骂 " 的反派女配才是。
谁也没预料到,就是这么一个 " 不负责任 " 的反面人设,却让观众看爽了。
众所周知,国产剧中的母亲大多有着固定的人物形象——
任劳任怨,牺牲一切。
在传统叙事里,她们被描绘为伟大无私的代名词,永远贤惠温柔,勤勤恳恳,为家庭付出一切。
即便是进入了都市剧、家庭剧井喷的时代,市面上的剧集也有意识向女性审美靠拢时,女主角依然逃不过精英母亲的逻辑:
既要职场强悍,又要为母则刚,一边霸道女总裁,一边鸡娃打小三。
前两年聚焦中产家庭教育焦虑的电视剧《小欢喜》,陶虹饰演的宋倩便是这一形象的典型代表。
人设上,她是靠着自己在北京赚下几套房的离异独立女性;
感情上,她是一门心思为女儿的偏执母亲,总想要掌控女儿的生活,让女儿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活,为此付出什么都可以。
日常哭喊着:" 英子,你可是妈的一切呀。"
传统叙事中完美的母职形象,在宋倩身上到达了顶峰。
她的牺牲和 " 伟大 ",让观众感受到了透不过气的高压。
另一个被标签化的典型形象则是《三十而已》中的顾佳。
她的塑造更为全面,几乎满足了一个女性在传统叙事中的所有特质。
出得厅堂入得厨房。
文能帮丈夫打理公司,也能靠小手段挤进太太圈为家庭谋进阶;
武能斗小三,还拉着丈夫一块儿去跟小三谈判。
当真是全能又完美。
诸如此类女性角色,无意间传达着一则信息:
" 当你选择做一个母亲时,你必须什么都会,什么都能扛。"
也因此,这些或完美或伟大的女性形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角色本身的欲望和个性被忽视了。
没有人知道宋倩在成为一个母亲之前的梦想是什么,只关心她超负荷的爱有多么窒息;
同样,没人记得顾佳出众的工作能力,大家只对打小三的爽文情节印象深刻。
无所不能、默默付出、贤惠隐忍等等关键词,在千篇一律的故事里,勾勒出一个大差不差的女性形象。
无论编剧用了多么大的篇幅来展现她们的精英与果敢,最终都被归于母亲或是贤妻形象的需要。
母职、妻职之外,属于女性自我的那部分,无从看见。
与影视剧中铺天盖地的善良、温柔、贤惠的完美女性形象相对应的,是诸多可以不用 " 正确 " 的经典男性角色。
他们通常不会受 " 完美道德 " 限制,甚至能很好地利用这一反差,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立体形象。
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鹿鼎记》中的韦小宝。
他不识字、在混乱的环境里长大,用一些耍赖、说谎的本事,和下三滥的功夫活在这世上。
手段的确不那么光明磊落,但他也从不想做什么完人,始终保持自己至情至性的真实性格。
正如大家所知一般,这些显而易见的缺点,并不会影响这一角色本身的塑造和经典。
事实也的确如此,从来没有哪个角色必须完美,是人就会有缺点。
但问题在于,在这允许自我欲望的世界里,女性角色却始终是缺席的。
当男性角色可以为复仇、为梦想,为权力,他们的冒险和叛逆可以承载自我成长的意义;
女性角色的做事动机,却始终脱离不了 " 为了男人和与孩子 " 的偏见。
也正因如此,有明显道德瑕疵、不具备奉献精神的女性角色,通常不会担任主角。
《知否》中的林小娘,心思歹毒,干尽坏事,;《甄嬛传》中的曹贵人,费尽心思,背弃旧主。
她们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在大多数影视作品中,这样的 " 恶毒女配 " 注定不会有好下场。
最大的作用不过是衬托主角的善良与美好,最好的归宿是在主角的崛起中黯然退场。
与之相反,主角通常善良勇敢,即便做出 " 有违道德 " 之事,也是被迫黑化
观众当然不会和这样的角色共情,也很难代入,她们的行为通常也不被理解。
毕竟,甚少有人会想要成为 " 没有自我,只围着他人转 " 的人。
这背后不能被忽视的一环是,大多数作品在塑造女性角色时,始终避开女性也有个人欲望这件事。
这些刻板印象,归根结底往往仍是为模板化、单一化的女性角色服务。
林小娘的坏是为了自己吗?她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女儿能嫁进好人家;
曹贵人是一开始就狠吗?她的最终目的也还是为了温宜公主的前程。
太多太多这样的女性角色,不是为了争夺男性的 " 爱 ",就是为了保全子女,从来也看不到她们自我的本心。
于是当大量的影视剧聚焦于女性角色的付出与牺牲,刻画着一个又一个完美妈妈时,观众再也忍不了了:
" 有道德瑕疵的、为自己而活的非传统女性角色,也可以很精彩!"
她当然可以因为自己的不负责任、自私自利而受到争议;
她自然也可以拥有自己最直白的野心和欲望,并为此有可能带来的失败而付出代价;
但她不应该因为 " 不够温柔善良 "、" 枉顾脸面 ",而被剥夺自我一面展示的权利。
" 不完美女性 " 在国产影视中,缺位已久。
也因此,即便这部新剧仍有一些剧情创作上的漏洞,观众也还是会为 " 她 " 的出现而鼓掌。
不仅仅为人设的创新,也为 " 她 " 能塑造真正的女性,直面女性的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