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产品世界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合作|
  • 联系我们
  • 主页 > 行业 > 正文

    环球热议:年轻人禁欲清单,它排第一

    2022-09-24 16:01:22  |  来源:新周刊  |

    你有 " 消灭红点 " 的日常焦虑吗?

    在最新一期的《脱口秀大会》上,梁海源提出了一个现代人的普遍焦虑:

    " 我现在吃饭可以没有饭,上厕所可以没有纸,但不能没有手机。有一次上厕所特别着急,但是手机没电了,我还是充了一会电才去上了厕所。"


    【资料图】

    为了不做手机的奴隶,梁海源说自己有意识地在某一些时段减少手机的干扰,比如想创作的时候,就把手机关掉。

    李诞将这种行为取名为 " 轻断机 "。图 /《脱口秀大会 5》

    这一段话引起了众多共鸣。不知道从何时开始," 消灭红点 " 不再是专属处女座的心结,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围绕着手机的消息声运转。

    等待绿灯的 30 秒可以看完一个短视频,坐电梯的 10 秒可以刷走 10 个朋友圈。在电影院看电影更近似酷刑,随处可见星星点点的屏幕,人们仿佛一个个或坐立或行走的 " 手机支架 "。

    这并不是幻觉,根据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 2022 年 6 月,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 29.5 个小时,较 2021 年 12 月又提升 1 个小时。被算法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我们,还能自救吗?

    在豆瓣上,一些年轻人正在尝试反抗这种 " 被支配感 "。他们当中,有 3 万多人加入了 " 反技术依赖小组 ",2 万多人加入了 " 数字极简主义者小组 ",他们都在践行着同一件事:远离屏幕计划。

    你,手机的提线木偶

    为了戒断手机,小组内的网友招数用尽。

    豆友 @pushnoti 在去年购入了一个传说中的 " 禁欲 box" ——一个自带时间锁的透明盒子,在设定时间到达之前,手机无法被取出来,强行让使用者跟手机产生物理距离。

    刚开始的时候当然会窘况连连,比如忘记关掉的闹钟响个不停。但用了这个 box 一周不到,@pushnoti就多读了两三本书,而且把睡觉时间也提前到 11 点左右了。

    传说中的物理隔离工具。图 /@

    pushnoti

    豆瓣截图

    也有人尝试在成瘾工具上下功夫。 @Ove 下血本买了一台 " 墨水屏手机 ",因为屏幕灰扑扑的,绝大部分精心拍摄的商品都失去了吸引力,看视频也仿佛在看 " 黑白影片 ",让 @Ove 直接失去了刷的欲望。

    " 墨水屏手机 " 和普通手机冲浪对比。图 /@Ove 豆瓣截图

    还有人想靠意志力克服网瘾,把自己想象成 " 世外高人 ",假装在深山老林修炼,断网,拒绝社交,把自己当成一个莫得感情的机器,让手机变成一块真正的砖。

    这些网友在践行的,就是美国作家卡尔 · 纽波特所提出的 " 数字极简主义 "。在他所著的《Digital Minimalism》一书中,他认为现代人要把在线时间聚焦在少量经过精心挑选的活动上," 这些活动将有力地帮助你去完成真正有价值的事,然后愉快地错过其他事 "。

    他把数字科技产品跟流行瘾品相比:" 烟草公司只想要你的肺,苹果应用商城想要的却是你的灵魂。"

    这种成瘾感,很多打工人都感同身受。特别是当我们准备认真努力时,全世界都仿佛在挡路:外卖平台会提醒你,需要选个咖啡来提提神;朋友圈的小红点会召唤你,你的朋友们又等着你去点赞了;微博会给你推送消息,告诉你某个 " 热搜 " 又爆了 ……

    各种 App 上的 " 摇一摇 " 跳转功能更是让人深恶痛绝,它甚至都不需要征求你的意见,就让你落在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网页上。

    每一种软件,都在抢夺我们的注意力。图 / 图虫

    在手机上 " 散步 " 一圈之后,你终于打开了电脑,正准备敲点什么,又被右下角的 " 动起来 " 的弹窗带走了视线。

    短视频是最容易让人掉入 " 时间黑洞 " 的产品。《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2 年 6 月,我国短视频的用户规模增长最为明显,达 9.62 亿人,占网民整体的 91.5%。

    粗制滥造的特效、疯狂洗脑的 BGM、一个个琐碎的片段让人记不住信息,也不需要思考,即便许多人都认同刚刚刷走的是 " 信息垃圾 ",但不要紧,因为永远有快速接上的另一个内容让人有所期待。

    我们就这样一分一秒被分散了注意力,被一根网线牵着走,成为手机的 " 提线木偶 "。

    因此,越来越多网友在加入小组之后,突然觉得人生神清气爽。最近,一些组员还加入了 " 草履虫计划 ",这个项目是一位叫子琪的心理老师在今年 8 月发起的,因为她发现自己无时无刻不在一心二用:

    " 上厕所,要拿手机进去看;吃饭的时候找个综艺看看 …… 工作时同样,如果打开文件卡顿,要马上找点东西来填补这段时间,但可能明明只是卡顿了一分钟。"

    她希望自己像草履虫一样生活。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只由一个细胞构成。虽然草履虫的寿命时间大概只有一昼夜,但它的生命状态让子琪神往:一生专注,只做一件事。

    子琪的手机背景图。图 /《四月物语》

    当手机正在成为一个 " 器官 "

    手机对年轻人生活的入侵方式,跟从前不太一样。

    在过去,手机代替的是一些功能性物件,比如钱包、证件和相机。但在今天,它开始取代的是我们的大脑,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 " 器官 ",直接影响我们的观点、社交和恋爱模式。

    当我们行走在电梯里、地铁里,各类视频在循环播放,就连打个出租车,后排座椅的前方也开始挂着一个小电视,吸引你 " 扫一扫 "。

    很多饭店的设计本质上是为了社交,但如果没有 Wi-Fi,大概率是留不住客人的。

    各种电话卡套餐都在推 " 无限流量卡 ",如果你还没拥有,极有可能就处于 " 网民世界鄙视链 " 的最底端。

    每个 App 都在推 " 个性化推荐 ",但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 " 信息茧房 "。

    移动充电宝遍地开花,就是准确拿捏住了年轻人 " 手机即将没电,你即将陷入孤岛 " 的焦虑心态。

    没什么好看的,但就是停不下来。

    我们的 " 手机型人格 " 也在被塑造中——随着 " 刷手机 " 这个动作,我们越发追求快速成形的观点和快速飙升的多巴胺。

    特别是当一件公众事件发生时,网民习惯去查看热搜,在高赞的评论中选取一种观点替代自己的思考,不知不觉就被口水战卷入洪流。

    然而,尽管信息在爆炸,但能对大脑产生积极意义的内容却越来越少。

    瑞典首席心理健康专家安德斯 · 汉森曾撰写过一本叫《手机大脑》的书,他发现在如今这个物质空前丰富的时代,求助的患者却越来越多。在瑞典,平均每 9 名成年人中就有 1 名在服用抗抑郁药物,其他国家也有类似趋势。

    安德斯 · 汉森把这一切归因于人们对数字设备的沉溺。他在一项实验里得出,当受试者得知需要上交自己的手机时,仅仅 10 分钟内他们的压力激素(皮质醇)的分泌便有所增加——这是大脑表现出的战斗或逃跑反应。

    书中提出,集中注意力是现代社会最值得珍视的稀缺品。

    在日常生活中,安德斯 · 汉森也常常会看见人们的应激反应。" 无论是坐公交车还是坐地铁,我常看到一些人以为自己的手机丢了,显得十分焦虑不安,在包里、口袋里不断翻找着手机,像是面临着生命危险一般。"

    不只是在外国,中国的学者也发现了相似的问题。北京社会心态蓝皮书《2020 年北京市居民手机成瘾程度调查》显示,手机成瘾程度与焦虑、抑郁状态呈正相关,对手机越上瘾,其焦虑值和抑郁值就飙得更高。

    早在 2019 年,国家网信办就在全国主要网络视频平台推广上线 " 青少年防沉迷系统 "。但网友萧华发现,需要防沉迷的远远不只青少年:他的外婆自从 " 玩转 " 智能手机后,每天抱着手机刷视频,往家族群里转发各类谣言,还学会了在拼夕夕上买一堆无用之物,不爱到楼下遛弯了,也不像从前爱说话了。

    可见,需要进行数字极简的,远不只年轻人。老年人对网络信息的思辨能力更弱,当他们被洪水般的手机信息束缚时,情绪起伏会更大。

    听过很多极简大法,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尽管极简一时爽,但一些网友在真的进行电子产品大扫除后,又频频翻车。

    小 P 在卸载淘宝后,想寻回读书时代 window shopping 的乐趣。然而,当她跟朋友逛完一条又一条相似的街道后,发现很多店铺都变了味:款式是从淘宝进货的,价格比淘宝还贵得多,平白浪费了大半天时间。

    没有了地图功能之后,当代年轻人更是寸步难行。本来走路的时候就分不清东南西北,更别说开车了,导航稍微偏离一点都仿佛身处外太空,想要问路人,但又开不了口。

    有人把自己的微信联系人极简得只剩下 10 个人,回头就后悔了,不知道以什么理由把朋友们加回来,变得更焦虑。

    下血本购入 " 墨水屏手机 " 的朋友们,更是发现这个工具无法作为生活的主力机,它甚至让进入地铁和坐公共汽车都变得困难——最简单的一点,光是健康码就把他们卡住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极简没达成,反而多了一部通往闲鱼的鸡肋之物。

    这些软件,被多少拖延症装了又卸,卸了又装。

    或许,数字极简失败的根源不在于工具,而是面对现代生活的心态。网络让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变得简易,但同时社会原子化的问题又在不断加深,人们渴望社交,但又社恐;想交出真心,又怕被骗。

    正是因为这种面对生活的焦虑和不确定性,人们才会难以戒断那些需要短暂多巴胺的时刻,但在自省中又产生 " 屏幕恐惧症 "。

    因此,真正能成功戒断手机瘾的网友,往往不在于 " 扔掉手机 " 或是卸载软件,而是对流水的 " 你还有 ××× 条未读消息 " 不再有紧迫感,也不再对诸如 "Forest 专注森林 " 和 " 番茄 To Do" 这种时间管理软件感到愧疚。

    毕竟,在注意力经济这个战场上,永远会有流水的 App 和新款的手机,没有人躲得过时代的洪流,科技远不止于倒逼人类返祖。

    在践行数字极简后,网友林杉偶尔想起从前有线电话里 " 您好,我现在不在家,请在‘嘟’一声之后留言 " 的时代。

    今年,他终于在老家度过了一个活在童年记忆里的中秋节。随身带的手机早早就没电了,但他闻到了风里有月饼和炒田螺的味儿,看见环绕月亮身边的云彩至少有五层颜色。

    在过去,他特别沉迷于跟朋友比试,谁的手机更 " 高级 ",能拍出更 " 真实 " 的月亮。现在他知道,一切都是虚幻。

    就像 " 远离屏幕计划 " 小组挂在最前面的话:

    " 花为什么是香的,草为什么是绿的,螺蛳粉为什么是臭的,不是因为屏幕。

    颈椎曲度为什么变直,你跟你对象为什么吵架,倒是有可能因为屏幕。"

    参考资料:

    [ 1 ] 断网关机,年轻人在网络世界待不下去了|腾讯新闻谷雨数据

    [ 2 ] 第 5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CNNIC

    作者

    玛丽奥

    关键词: 发展状况 极简主义 手机成瘾

    上一篇:全球讯息:总觉得湿热?这碗糖水你值得拥有!   下一篇:讯息:敦促民众合理用电 法国电视台将播“电力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