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86 岁大豆育种专家盖钧镒——每一片大豆产区都去过
2022-09-24 07:50:34 | 来源:人民日报 |
2022-09-24 07:50:34 | 来源:人民日报 |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初秋,距离江苏南京 60 公里的安徽马鞍山当涂县南京农业大学的试验田,86 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在绿油油的大豆田中,拨弄茎秆枝叶,查看品种长势,询问科研进度。在他眼中,大豆就是自己的孩子,"60 多年间,中国每一片大豆产区我都去过。"
" 祖国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1957 年,成绩优异的盖钧镒在南京农学院留校深造,由于当时大豆研究人员短缺,从未接触过大豆育种的他,一种便是一辈子。" 做一行爱一行,从来没有想过去研究别的作物。" 盖钧镒说。
上世纪 80 年代,盖钧镒远渡重洋,成为南农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在那里他看到了差距。大豆原产国虽然是中国,但美洲通过科学研究、培育杂交将大豆的产量大大提高,是中国本土产量的两到三倍。这件事情对盖钧镒触动很大," 我们自己都不清楚中国的大豆资源是什么样子,这是说不过去的。"
回国之后,盖钧镒开始了对中国大豆资源的收集和研究。他跑遍了中国大豆生长的每个角落,当年并没有保存大豆种子的设备,盖钧镒和学生们就买来腌菜坛子,里面放上干燥剂,将大豆研究的希望存放在这几万个瓶瓶罐罐之中。
从业 60 多年,盖老的很多学生都已到了退休之年,而他还奋战在科研一线。上午 8 点半准时来到办公室,每天阅读大量中外文献,编纂大豆资源书籍,下午六七点才回家休息,日日如此。" 我的团队还有几十名年轻的大豆研究员,我希望能够成为他们的榜样,尽量多传授他们知识。" 盖钧镒放不下他的学生们,也放不下这粒小小的豆子。
实现大豆自给自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2021 年中国大豆进口量为 9651.8 万吨,自给率不足 15%。" 我们要和时间赛跑,提高大豆自给率,力争早日实现‘大豆自由’。生命不息,奋‘豆’不止。" 盖钧镒坚信,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有朝一日,定会实现 " 日暮平原风过处,菜花香杂豆花香 " 的盛景。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