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产品世界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合作|
  • 联系我们
  • 主页 > 行业 > 正文

    焦点简讯:广州这条旧街巷的“猫咪墙”火出圈

    2022-09-22 20:48:42  |  来源:金羊网  |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铮


    (相关资料图)

    图、视频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巍

    最近,广州市越秀区一条旧街巷里的手绘 " 猫咪墙 " 火出了圈,一群憨态可掬的小猫咪在牛腩粉店前排着队,以拟人的姿态说着不同的话语 " 我是要打包!"" 排队啦!"" 我是海珠来的。" 墙绘的上方,站着两三只鹦鹉,看着脚下的那群排队买牛腩粉的小猫咪,窃窃私语。

    白米巷的由来

    这是位于越秀区人民街白米巷内的一幅墙绘。白米巷因明代米铺众多而得名,历史悠久,与一德路比邻而居,是一条居住了不少老街坊且货物川流不息的小巷。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城中旧街巷,如何改变以往面貌,成为广州城中又一新晋 " 拍照地标 "?近日记者走进了白米巷。

    白米巷口的 " 六脉渠图白米巷导图 "

    白米巷如今焕然一新,巷子的墙上都绘有可爱的图案,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拍照打卡

    挖掘城市文化记忆

    一张六脉通渠白米巷导图的诞生

    白米巷道路大致呈南北走向,它的西侧,就是鼎鼎有名的石室圣心大教堂,白米巷两端南接一德路,北通大新路。熟悉广州的人都知道,这片区域自古以来就是商品汇聚之地。

    一德路的海味干果闻名全程,玩具精品的销售量也非常大。而大新路原名山茶巷,早在南宋年间,就是有名的山货茶叶一条街,在明朝末年改称大新街,后改成大新路。这一带的商业繁盛已久,处于一德路与大新路之间的白米巷,也因明代米铺众多而得名,这一名称沿用至今。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街巷的历史故事早已淹没在岁月里。街巷里的居住条件,也随着时间的变迁,早已难觅当年繁荣商业街的盛景。面对巷道两侧房屋墙面破损严重、管线杂乱、排水不畅,整体基础设施相对较差的现实情况,2022 年 2 月起,人民街连同设计单位到白米巷开展多次实地勘察和民意调查,着手白米巷的微改造工作。

    据人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余穗介绍,在改造过程中,他们充分挖掘老街巷文化积淀和历史记忆,设计街巷名文化墙、特色艺术彩绘、六脉渠图白米巷导图等,深挖街区历史文脉,提升在地文化显示度。" 在靠近大新路口的这段街巷的白墙上,我们绘制一张《六脉通渠白米巷导图》,这是六脉渠图局部彩绘。" 她介绍,广州从宋、明代开始兴修水利,挖掘六脉渠,六脉渠作为当时的排水大渠,按照当时城区地形修建。除了兴建濠渠之外,还修筑城墙,逐步形成了 " 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 " 的城市雏形。《六脉渠图》则清晰可见当年的城市水系框架。" 作为一条历史悠久的老街区,人民街辖内许多街巷名沿用了当时的名字,富含深厚的历史底蕴。路过的居民可以驻足浏览,可以对自己生活的地方有更深入的了解,唤起城市记忆。"

    街巷的白墙上,还绘制了可爱的狮头。狮头扎作技艺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技艺,兴起于清代乾隆年间,流行于岭南地区。越秀民间扎作工艺历史悠久,如今大新路上仍有多家以狮子扎作为主业的工艺店,在规模上是广州最大的。余穗说:" 希望唤起居民,特别是小朋友和年轻人对传统工艺的了解和热爱,让非遗得到传承。"

    在白米巷的另一端,则设置了街巷名文化墙。这部分墙体上的内容,则与大新路口的六脉渠白米巷导图遥相呼应。墙上写着 " 你还知道人民街其他旧街巷的故事吗?" 几个字,余穗介绍:" 这是对来到白米巷的人提出的一个问题,我们希望他们可以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去了解这条街巷以及它周边街巷的历史,带动居民对地域历史文化故事的共同发掘。"

    白米巷改造前画面 越秀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通向街坊的 150 份调查问卷

    " 短板 " 补到居民满意为止

    老旧小区微改造、补短板,不能只提升 " 面子 ",更要注重 " 里子 "。对于居住在此的老街坊而言,他们更期待的是通过微改造提升他们的居住环境。

    为着力解决居民的 " 急难愁盼 " 问题,人民街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 "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 "。在街道连同设计单位开展多次实地勘察过程中,他们还向附近的居民发放了 150 份问卷,并通过居民议事平台组织共同缔造委员会,充分听取社区 " 两委 " 成员、居民代表、人大代表等多方意见,统筹规划、科学部署,共讨可行性方案,最终以 " 平安上学、街巷记忆、居民共建、环保科普 " 为整治提升思路。

    此次白米巷改造范围约 0.4 公顷,涉及约 100 户居民。居住在白米巷超过 30 年的谭志堂是其中一栋楼的楼长。他告诉记者,在白米巷住了这么久," 这次是前所未有的改变。"

    谭志堂说,大到移走白米巷口南侧道路的多个路灯电线杆,小到民楼改造用的是红砖还是泄水砖,居民走路会不会滑倒,更改了砖体后,能不能扛住雨水的腐蚀,居民提出想法,街道、设计方、施工方共同给出方案。" 补短板补到了居民的心坎里。"

    走进白米巷 9 号和 10 号居民楼内侧,底部外墙油了一层真石漆,走道围墙的红砖上也油了一层罩光漆。" 真石漆是为了避免小广告乱张贴,罩光漆是防止墙体日后因日晒淋雨潮湿长青苔。" 人民街城管办主任黄自鹏介绍,这些改造都是综合社区居委会、楼长倾听收集到的居民意见。

    通过整饰外立面、修缮人行道、整治 " 三线 "、设置公共晾晒设施、增设止车柱和减速带、建设星级垃圾桶点、倡导居民绿化共建等方式,居民生活痛点难点一一突破,学生上学更安全,邻里之间更温馨。

    承载科普功能的公共空间

    打造高品质美好生活的样本

    在接近一德路一侧的巷口,是一个垃圾分类点,小小的竹林掩映着,不细看无法分辨其具体功能。余穗告诉记者,他们计划继续完善成一个垃圾分类的科普教育墙,和一旁的旧部前小学形成联动,做好垃圾分类的科普工作。" 我们平时都在讲垃圾分类,但是一个果皮在土壤里需要多长时间降解,一件衣服的降解时间又要多长时间,这些具象的知识,我们也希望能传递出去。"

    在余穗看来,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让更多有效的信息释放,也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

    居民屋门前的花基内,皋月杜鹃含苞待放,朱槿花开也在争奇斗艳。巷内开了数十年的佩记小食店每日准时开门迎客,老板徐先生说,街巷变样了,很多外来人来看彩绘,拍照打卡吃美食,生意也好了很多。

    从一德路驾驶着电动车的物流小哥一进入巷口就把行驶速度降下来,感受着变了样的白米巷。广州市越秀区人大代表伍惠汉说:" 人民街很用心,很尊重附近商户的想法。在这附近改造既满足居民需求,又照顾商户的情绪。"

    供居民的休憩的椅子要多长、路灯用声动开关还是手动开关、狭窄的道路里如何隔离出安全的行走区域供附近孩子上下学……在每一个细微处,他们听到的百姓的声音,寻求到民意的 " 最大公约数 "。

    关键词: 垃圾分类 设计单位

    上一篇:快资讯丨卫冕冠军辜梓豪扳平比分   下一篇:世界今头条!赋能实体经济 - 中信银行广州分行携手南方电网为从化区企业输送发展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