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产品世界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合作|
  • 联系我们
  • 主页 > 行业 > 正文

    全球微资讯!林锐解读“岭南最早名人墨迹”:刘昉、谭惟寅题跋同现《唐范隋进封柱国告身》

    2022-09-15 22:02:09  |  来源:金羊网  |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周欣怡 文艺

    图、视频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贺全胜 周欣怡 文艺 朱绍杰


    【资料图】

    宋代被认为是当下粤籍名人书迹存世最早的时代。

    正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的《绘冠南天——粤藏宋元书画特展》上,两件广东人宋代传世书法墨迹首次 " 回家 ",汇集在广州展出:

    一为白玉蟾草书《足轩铭》,一为刘昉、谭惟寅题跋《唐范隋进封柱国告身》(以下简称《告身》)。

    前者为存世最早的广东人书法作品,而后者则是存世最早的粤籍名人墨迹。

    林锐

    " 宋代广东籍名人刘昉、谭惟寅在《唐范隋进封柱国告身》卷上的题跋,是已知现存最早的广东人传世书法墨迹,比历来被认为最早的岭南书迹——白玉蟾的书法作品还要早,在广东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展览现场,文献学者、书画鉴定专家林锐为我们做出解读。

    刘昉在《唐范隋进封柱国告身》卷上题跋

    该卷 889 年前曾在广州装裱

    " 告身 " 为古代授官的凭信,类似后世的任命状。唐懿宗十一年(870),范隋就任浙江丽水县丞,为后人留下《唐范隋进封柱国告身》。范隋虽名不见经传,但到了北宋年间他的后代当中出了两位名臣——范仲淹、范纯仁父子,成就一段家门佳话。范隋的《告身》被范家后人视为传家之宝。《唐范隋进封柱国告身》正文部分已漫漶不清 (南京博物馆藏)

    " 这卷《唐范隋进封柱国告身》,在距今 889 年以前,就来过广州。" 林锐介绍,南宋绍兴三年(1133),作为范隋六世孙、范仲淹之孙、范纯仁之子的范正国,出任广南东路转运判官。在广州官舍,他将已残缺的告身重新装裱并题跋,然后陆续邀请当时的俊彦名流进行题跋。" 这说明广州地区已有成熟的书画装裱,而且技术还不错,或可从一个侧面证明当时广州文化的兴盛。"

    从后来的文献记载、实物题跋上可知,在这件《告身》上作跋的诸家依次为:范正国、汪伯彦、章杰、王安中、吴升之、刘昉、宋瀚、程敦厚、周聿、马居中、赵奇、许忻、曾几、吕稽中、吕坚中、刘岑、赵戬、吴曾、谭惟寅、任希夷、偰玉立等。这些题跋者,大部分都是当时或稍后些的军政要人。

    如今,告身文本主体的字迹已经漫漶,但可贵的是,卷后还保存有三十多家、近三十段题跋,包括钱大昕、王鸣盛等人墨迹,纵贯宋、元、明、清四朝,直至民国年间,流传有序。著名书画鉴定家刘九庵先生曾撰文,一一详加考订。

    1954 年该卷由苏州范氏捐赠,藏于南京博物馆。

    " 揭阳刘昉 " 的特殊意涵

    装裱于广州只是《告身》与岭南结缘的第一步。在一众题跋者中,林锐进一步揭示出了一段 " 岭南最早名人墨迹 "。林锐告诉记者,自己在上世纪 90 年代学习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所编的《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时,读到南京博物院藏的这卷 " 宋范正国等《题唐范隋告身》",其中落款为 " 揭阳刘昉 " 的这段题跋引起了他的注意。

    林锐是潮州人,他立刻意识到了自己这位乡贤、" 揭阳刘昉 " 的墨迹对广东书法史的特殊意义。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学术界认为广东最早的名人墨迹是南宋的白玉蟾书法作品。而经林锐考证,白玉蟾的出生日期(有不同说法)不会早于超过宋绍兴元年(1131 年),那么刘昉书写此跋时(1142 年),白最多不过十来岁,所以刘的这则题跋才是已知现存最早的广东名人墨迹。

    刘昉出自广东潮州桃坑刘氏,是北宋宣和六年(1124 年)进士,历任礼部员外郎、潭州知府、龙图阁直学士。刘昉收集过大量古医籍佚文,还编撰了我国首部儿科医学方书《幼幼新书》。

    林锐特别提到,刘昉为海阳人,而自署 " 揭阳 "。这是因为海阳县 " 本汉南海郡揭阳县地 "(见道光《广东通志》卷三 " 沿革一 "),刘昉在这里使用的是海阳的古称。

    题跋时年 1142 年,刘昉任荆湖转运副使,范正国时任荆湖转运使,为其上级。刘昉为《告身》题跋共十一行,通篇字数不多,未直接评价范隋或范正国,只是传达出对范仲淹、范纯仁父子的尊崇。

    刘昉以范氏先人、晋国范宣子向鲁国叔孙豹请教何为 " 不朽盛事 " 之典故,以 " 立德、立功、立言 " 盛赞二人 " 不朽 "。刘昉在《唐范隋进封柱国告身》卷上的题跋

    同卷另有理学名家的 " 存世孤品 "

    从书法上看,刘昉不以书法名世,但此跋仍体现了他深厚的书法功力,字体楷中带行,用笔沉着老到,乃是典型的南宋书风。

    林锐补充道,刘昉题跋应该定义为名人墨迹," 这段文字只是一个题跋,跟独立的书法作品不一样,说‘墨迹’比较恰当。" 因此他认为,当下可见的最早岭南书法作品仍是白玉蟾草书《足轩铭》。

    文博机构自主策划重磅学术展览,不仅能 " 让文物活起来 ",更让文博优势资源得以进一步发掘。

    在本次展览上,有关这件告身还有一个新发现——该卷的另一段跋语也来自一位广东人、南宋理学家谭惟寅,题于淳熙元年(1174)。这段虽比刘昉的题跋晚了 32 年,但仍比白玉蟾 1226 年的草书《足轩铭》卷早了 50 余年。谭惟寅在《唐范隋进封柱国告身》卷上的题跋

    " 此段题跋可能是谭惟寅存世孤品。" 林锐介绍,谭为广东高要(今属佛山高明)人,历任容州通判、提举广西盐铁、广东提刑、江西提刑等职,著有《大学义》《四书本旨》等,为理学名儒。

    " 同一古卷的题跋中,发现有两位宋代广东名人的墨迹,确实十分难得。" 林锐表示,由于岭南气候潮湿,明代以前的书迹几乎没有留存。如今,原藏于南京博物院的《范隋告身》和原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白玉蟾《足轩铭》两件 " 稀世奇珍 " 同现广东省博物馆展厅,比邻而置,令人慨叹。

    统筹 | 陈桥生 邓琼

    关键词: 书法作品 书画鉴定

    上一篇:全球微动态丨民警 5 年前办案就餐未付款?上海警方通报   下一篇:热议:“干杯,为了这片土地”——刘勉怡油画作品展在中南大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