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热头条丨伍国:美国社会对中文的需求是挡不住的
2022-08-22 07:06:01 | 来源:环球网 |
2022-08-22 07:06:01 | 来源:环球网 |
(相关资料图)
孔子学院和美国大学合作方以及美国政府之间的博弈,一直是媒体和学界关注的焦点,也被视为中美文化教育交流的一个风向标。
美国全国学者协会(NAS)日前发布报告称,一些美国大学虽然关闭了孔子学院,但实际上大部分孔子学院仍然以某种形式在美国高校持续存在。这一事实体现出美国社会一方面对中文学习有持续的需求,另一方面则面临本土师资严重不足的困境,因为如果美国大学自己不再愿意合作,任何人也不能强制在其校园里延续中文项目。反过来,在政府施压的情况下,允许来自中国的中文项目继续存在,本身也是美国大学行使自主权,甚至变相抵制的一种方式。
美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外语教育并无统一要求,取决于学校的师资情况和课程设置。在笔者居住的地区,绝大多数人是本地白人,公立中小学无一开设中文课程,德语课程也由笔者一位大学同事的德国籍妻子充任,一旦她退休,德语可能也没有人教,学生则会转向较容易找到教师、应用也更广泛的西班牙语。在美国本土白人中,掌握中文,并能正式教学的人极少。笔者在多年前的中国史课上曾经教过一名选课的美国女教师,她到过中国,会中文和日语,职业目标就是做中学的中文教师,并为此积极准备美国的中文教师资格考试,但这样的美国人数量是很少的。
在师资有限而需求增加的情况下,美国的教育机构必须大量聘用定居美国的中国移民。在目前设有 " 中国研究 " 专业和 " 东亚研究 " 专业的一百多所美国高校中,从事中文教育,特别是非研究型基础教育的教师,基本都来自中国。笔者的朋友中有在美国获得东亚研究博士学位后教中文的;有在美国不同行业有就业经历,后来在大学找到兼职中文教学岗位的;也有从国内移民美国不久,在美国高中找到中文教职的。在这种情况下,大学 " 孔子学院 " 和中学 " 孔子课堂 " 的存在,继续起到某种补充,至少可以起到激发美国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因此,几年前,当美国开始针对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采取限制措施时,笔者在美国社交媒体的一个群组中就看到一位美国本地中学教师质问,如果孔子课堂撤走,那么我们怎么办?
由于地理距离、语言文化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外语学习的难易程度,美国学生确实倾向于学习欧洲语言,对欧洲语言的掌握程度也更容易超过中文,但是寻找学习中文机会的美国人也所在多有。笔者读书时曾辅导过一个被父亲送来学习中文的美国女高中生,她此前已经在中文学校进行过中文启蒙,还有中文名字。笔者工作后也曾接到过询问中文学习机会的咨询电邮。
就动力而言,美国普通人或者一般大学生倾向于把学习中文看成个人未来在中国从事商务活动的开端。有的学生则把学习中文作为将来以旅行者的身份探索中国风光和民情的第一步。
对美国一些格局更大的有识之士来说,掌握中文以及蕴含在学习过程中的文化、习俗、心理则具备某种更大的意义。他们意识到,人类社会未来仍将朝着不同文明交流、共享、互鉴的方向迈进,在目前全球化进程在美国暂时受阻、美国内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了解非西方文明尤其紧迫。而忽视对中文这一应用广泛的非西方语言的学习,弱化中文地位,会加剧美国的文化自闭,阻碍美国年轻一代了解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的世界。(作者是美国阿勒格尼学院历史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