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产品世界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合作|
  • 联系我们
  • 主页 > 行业 > 正文

    当前观点:阅尽人生百态,急诊医生讲述落泪瞬间

    2022-08-19 10:06:38  |  来源:金羊网  |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每一天,医院的急诊科里都上演着悲欢离合,见证着人情冷暖,阅尽人生百态。在其他人眼中,急诊医生面对最惊心动魄的抢救都可以不动声色,但其实,转过身他们也会为生命的陨落惋惜、落泪。


    (资料图)

    今年 8 月 19 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三位急诊医生,听他们讲述最难忘的故事。

    " 医生,你能带我走一遍我丈夫最后走过的路吗?"

    从事急诊工作 25 年,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熊艳参与救治的病人不计其数。她说,抢救成功的病人大同小异,没有救活的病人却有各自的教训,甚至带着遗憾,往往也更会留在她的记忆深处。

    一天早上 8 时多,中山一急诊走进来一对 40 岁左右的夫妻,丈夫看上去很健壮,但捂着胸口表情痛苦。他们俩早上送完孩子上学,丈夫突然胸痛难忍,妻子急忙打车陪他来医院,一检查发现是典型的心梗。

    熊艳和同事在给这位丈夫采取抢救措施的过程中,他突然出现了心脏骤停。当时急诊的好多医生都冲过来配合做心脏按压、除颤,甚至把重症救治最厉害的 " 杀手锏 "ECMO 机和团队都调动了,但最终还是没能将他救过来。那天的急诊医生心情都有些低落,惋惜这么年轻生命的逝去,其实就在前一晚,这位丈夫就已经感觉到胸痛,但怕去医院麻烦,随便吃了点药就挺过了一晚。如果他当时就及时来医院急诊,这样的不幸完全可以避免。

    整个抢救过程中,他的妻子呆坐在急诊大厅,六神无主,甚至连哭都不会了。一周后,妻子回到医院补缴当时的抢救费用时,特意到急诊科来表达感谢。" 医生,你能带我走一遍我丈夫最后走过的路吗?" 她还提出了这样一个特别的要求,当时接诊她丈夫的医生便陪着她从抢救室,去了 CT 室、导管室、急诊 ICU ……满足她用这一特别的方式缅怀丈夫。

    时隔三年,回忆这一幕时熊艳仍哽咽。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她不遗余力地向亲朋好友、向同事科普 " 急性胸痛,特别是左侧胸痛要第一时间就近看急诊 ",有时家人都觉得她 " 小题大做 " 是 " 职业病 "。对于一定要她看胸痛的熟人,她总是力劝他们 " 去距离你最近的胸痛中心!时间比大医院、看名医、找熟人更重要!要相信急诊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如果你真面临危险的疾患,根本不用找人打招呼,他们跑得比谁都快,因为他们深知此刻时间就是生命,会为了你的生命和死神赛跑!"

    " 我一定不能死,我女儿有白血病在住院!"

    中山一院急诊科副主任刘江辉医师是名急诊外科医生,每天的工作都像 " 历险记 ",永远不知道下一刻将面对什么," 所以,无论身体状态如何,只要一上班就像打了鸡血 ",刘江辉说,精神高度紧张,头脑却要保持绝对的清醒、冷静。持续多线程的工作状态让他对每个病人目前进展到哪一步,下一步要做什么都了然于胸。从事急诊外科多年,让他记忆深刻的已不再是 " 病 ",而是 " 人 ",特别是两名父亲。

    其中一名父亲 40 多岁,看得出是从事体力劳动,他因 A 型主动脉夹层就医。这是一种死亡风险很大的疾病,每过一小时就增加 1% 的死亡率,需要紧急手术。大多数患者此时或因痛苦而呻吟,或因要手术而紧张,但当刘江辉走进监护室,这名父亲目光炯炯,特别坚定地说:" 医生,我一定不能死,我女儿有白血病,正在你们医院住院。" 这位父亲为了给女儿挣医药费,拼命下苦力,也许是因为疲劳过度诱发了主动脉夹层。同样为人父的刘江辉特别能理解这类父亲责任和担当,也一直牵挂这名病人,直到听到他手术成功的消息才松了口气。

    另一名父亲也是名务工人员,因为工作中发生意外,造成拇指离断来看急诊。正当医生做好准备,要为他做断指再植手术时,却发现他因断指保存方式不当,而失去了再植机会。拇指的功能占整个手部功能的 50%,失去拇指意味着他失去很多的工作机会。知道拇指保不住的消息后,这个铮铮铁汉在急诊室失声痛哭。他说,自己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不能工作,意味着这个家就毁了。

    刘江辉在社区做科普讲座时,常常会讲断指正确的保存方法、心肺复苏的技巧,很多人不理解,觉得离自己很遥远。" 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来,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基本的急救技能,给生命多一点机会。"

    " 你还记得我吗?我能独立行走了!"

    中山一院急诊科里有一个神经科的专属诊室,由神经科医生轮流值班,接诊怀疑脑卒中的患者,而这个 " 窗口 " 的背后是一个卒中绿色通道团队,中山一院神经科副主任邢世会就是其中一员。

    多年从事脑卒中的抢救,邢世会的身体已经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 手机微信连着响三声以上,整个人就迅速进入应激状态 ",多半是急诊刚接诊了脑卒中病人,绿色通道微信群里值班医生上传各种检查报告,微信提示音就会叮叮咚咚响个不停。由于脑卒中可能在任何时间发病,邢世会要随时处于待命状态,有时节假日正和家人游玩,刚坐下来准备吃饭,就接到信息," 时间就是生命 ",他马上赶回医院做紧急手术,有时手术一做就是几个小时,还要全程穿着厚重的铅衣,但因为整个人处于应激状态,连饿也忘记了。

    前几天出门诊时,诊室走进来一名 50 多岁的男子,一进门他就笑着说," 邢主任,你还记得我吗?我是某某某,我能独立行走了!" 邢世会立即回忆起来,这是他两个多月前收治的一名脑卒中病人,当时送来时他意识不清,肢体也瘫痪了,手术做得很成功,堵塞的血管迅速疏通了,但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一直不理想。好在出院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也能行走了。" 那一刻特别欣慰,觉得再累都值得了!"

    (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来源 | 羊城晚报 · 羊城派图片 | 受访者提供

    责编 | 魏礼园

    关键词: 中山一院 羊城晚报 你还记得我吗

    上一篇:环球观热点:【追梦火焰蓝•守护万家灯火】用色彩点亮“林海孤岛”   下一篇:环球速读:湖南省内有多少人和你重名?快来查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