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实时:低财商喷《二舅》,高财商学《二舅》
2022-08-02 06:06:23 | 来源:青年横财发展会 |
2022-08-02 06:06:23 | 来源:青年横财发展会 |
二舅的故事火了。
这几天,这条 B 站视频打动了无数观众。有人为之感动,也有人围绕着话题争论不休。还有人感叹,视频的文案质量真高,《二舅》堪称视频版的《活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截至发稿当天,视频播放量达到了 3636 万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横发会,我们喜欢万事向钱看,所以今天我们不讨论视频内容,而是想聊聊——在自媒体内容卷出花的今天,文学 + 视频的形式,能创造出什么新玩法?
有一说一,如今的自媒体人都病了,大家都有「选题焦虑」和「流量焦虑」。
吃的是流量这碗饭,大家都喜欢抢热点、跟风。每当有爆款的内容出现时,一大群争相模仿和硬蹭的人便紧随其后。
说句不好听的,自媒体的现状就是第一个人嚼完的口香糖吐了,第二波跟风的再捡起来分而食之,随后是第三波、第四波人,直至把口香糖嚼没味儿了为止。
后来者在选题和内容上,大多喜欢复制现有的模板、成功案例和数据。
这种车间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看似是内容工业化了,实则是在杀死现有的内容生态。大家互相抄呗,今天我抄你的创意,明天你抄我的文案,时间长了,谁还想做原创?
这样的内容也都是「快消品」,在快节奏短时频大行其道的今天,观众看完你的内容,刷到下个视频根本就记不得你上一刻说过什么。
真正能出圈,能触动观众,能引起全民广泛讨论的作品往往不是这样批量化、数据化生产出来的。
在这个「流量焦虑」的时代,很少有人会去思考:" 我到底想表达什么?抛开流量的因素,我有没有什么发自内心想写但没有去写的选题?"
搞内容创作,从来都不该去想数据、模板,而是该思考怎么去打动观众。
@衣戈猜想在采访中说过,他最开始做《二舅》时也没指望能有多大流量,觉得十几万播放量差不多了,没想到大家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想想也是,当一个视频创作者抛开了流量思维、赛道思维和数据逻辑后,跟着自己的本心去拍了自己觉得最能打动自己的人,倾尽才华去写文案,最后影响了观众,那他该火。
现有的农村题材视频,大部分创作者都是展示农村生活,或者卖丑博观众老爷一乐,很少有人去讲述发生在农村的故事。
有人说过,互联网上最活跃一群人身在城市,而大部分农村人处于失声状态。再看看现在的影视作品,又有几个是在展现真实的农村?
最近上映的《隐入尘烟》确实展现了真实农村的一角,是一部好电影,但因为题材和内容的准入门槛高,所以只有千万票房。和同期十几亿、几亿票房的电影相比,实在令人唏嘘。
话说回来,观众的反应如此强烈,把《二舅》抬到了 " 视频版《活着》" 的高度,不是因为《二舅》的水平真能比肩《活着》,而是看惯了五花八门内容的观众太渴望优质内容了。
前段时间还有人在争论 " 中文是死了,还是没死,还是半死不活 "。
大家能因为这件事吵起来,本质上还是很久没有看到优质的文艺作品了。
不过,借《二舅》我们也可以把思维打开,中文肯定不会死,但做严肃文学内容也需要升级,借助现在的视频平台,严肃文学能以文字 + 音乐 + 视频的形式给观众带来更大的冲击。
比如《二舅》里姥姥坐在角落里的这个镜头,一个中景的俯视显得姥姥很小,有一种无力感。在电影里这是很基础的手法,但在视频创作中,很少有人会有这种心思。
这,就叫文学视频化。
严肃文学已经失去了它的阵地。
在快节奏短视频大行其道的今天,比起用大量时间去看一本书、一部电影,人们更喜欢用碎片时间看 " 三分钟说 ××" 讲电影、纪录片、小说。
人们侥幸地默认自己通过观看快节奏短视频,可以更快捷地了解某些事物,但却忽略了其中的美,失去了观看那些文艺作品带来的无与伦比的享受。
就像许子东在视频中说的那样:" 天下好东西不多啊,所以有些东西不应该浪费。"
在以往的互联网时代中,不管是论坛、博客,还是微博、公众号,都诞生过一批优秀的作家,但是写严肃文学的又有几人?
过去,文艺青年想创作严肃内容,要么走传统的写作—发表杂志—出版的路子,要么走写作—卖版权去拍剧、电影的路子。
前者发表的渠道有限,也难以打入精英阶层,后者则要资本和团队的参与,调动影视工业来完成,对于个人来说难于登天。
但在今天,如果文艺青年想要创作,表达方式上就有更多的选择。比如拿起手机拍一段视频,配上自己的文案和音乐,发到视频平台。
你是一个真诚的创作者,自然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会有人来跟你讨论。比如 UP 主 @吴木良,他主要拍自己在农村的事儿,第九个视频《我为我的奶奶,拍了部 " 电影 "》就爆了。
虽然时长只有 1 分 40 秒,但却撬动了 700 多万播放,真挚的语言让评论区不少观众都想起了自己的奶奶,也有人在鼓励他,坚持拍下去。
具体来讲,文学视频化有两个优点,第一个优点是好的文案 + 画面、音乐、配音会放大它的传播效果,比你单纯地写一段文字更直接。
观众只看文字去消化一个内容的速度比视频要慢得多,阅读文字需要调动理性,需要发挥想象力,要时间成本和理解门槛。而视频更直给,视觉更能触动人们的心。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二舅》是一篇文章,它可能是一篇 10 万 + 的文章,但它不一定会这么出圈,可能也不会像今天这样引起大家的讨论。
文学视频化的第二个优点在于,你在没钱没团队的情况下,你对内容创作有理想,想让更多人关注到你,那你是赶上了一个好时候。
如今的科技让拍摄、剪辑、文案都能在一个人一台手机上完成,你把你的作品发到了合适的平台,你可能会撬动一个巨大的流量,得到无数人的关注和鼓励。
可以说,这是严肃内容创作者最好的时代之一。
有些持反对意见的人觉得《二舅》就那么一回事儿,比二舅更有故事的人一抓一大把。但观众的反应这么强烈,我们是不是要想想,现在有多少视频的内容能达到《二舅》这种水平?这么多故事的素材,为什么很少有人去做呢?
你觉得《二舅》不行,那你可以去创作一个比二舅更好的原创人物故事的视频,这样才能推动内容市场的生态繁荣。毕竟,大家谁都不想看到劣币驱逐良币。
《二舅》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偏严肃文学调性的 11 分钟视频,能引起这么广泛的讨论,已经证明了文学还是有市场的,而且大众对它的需求很高。
只不过,现在做文学内容的创作者少,自然能出圈的也少。那为什么大家都觉得现在搞文学创作的人少呢?
前文说过,以前搞文学创作的路子把文学弄的门槛很高,很多人觉得搞文学创作?我也配?
但其实搞文学创作不一定非得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精英作家才能写,普通人也能创作。
" 灶台作家 " 杨本芬小时候没机会上学,60 岁帮女儿带孩子时开始写作,写出了《秋园》、《浮木》和《我本芬芬》,80 岁成了畅销书作家。
@衣戈猜想 以前的视频做的是《如何科学的护理产后母猪》、《谁在组织高考作弊》、《六分钟讲明白什么是洗钱》等科普,那时也没人觉得他搞的是文学,估计他自己都没觉得。
所以说啊,其实谁都有能力创作文学,没那么玄乎,只要真情实感言之有物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观众。
其实 B 站之前也有人在做文学类的视频,比如人称 " 鲁迅区 UP 主 " 的@智能路障,他的「谈鲁迅」系列视频每一条都是几十分钟,但播放量都能超过百万。
还有@李好帅的黄金屋和@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 ,他们的视频就像是朋友与你聊天,用幽默的方式来分享文学的美。
但他们都不是文学创作的路线,大众对于优质内容的需求是大的,但创作者的供给是少的。《二舅》能在 B 站走红,也是因为这里有一块包容的沃土,以及一群高质量受众。
文学视频化这个内容虽然不大,会做的人也不多,但是依然大有可为。只要能持续地用心做好内容,就会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你想想,《二舅》这样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一些影视工业花大钱请明星来拍的电影、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了。
那么文学视频化值不值得做呢?
当然值得做,做 TMD!
视频不只是让人娱乐消遣,也是带领大众更深度地了解世界的方式。这些文学长视频是 B 站独特的创作者生态链,也是 B 站的内容壁垒之一。
它在用更直接的传达方式、更低的进入门槛,
设计 / 视觉:壮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