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打工人:300 多工友就地隔离,连吃 16 天泡面,最怕进方舱
2022-04-22 16:23:31 | 来源:黄非红 |
2022-04-22 16:23:31 | 来源:黄非红 |
疫情之下的上海在网友的描述下早已不是曾经的热闹繁华,取而代之的是狼狈不堪。
上海真的犹如他们所描述的那么不忍直视吗?上海真的很排外吗?外地人真的被歧视吗?
作为一个被隔离在上海的外地打工人,我想用亲身经历,替上海说句公道话。
我叫张燕,是上海嘉定区一家日资工厂的工人,3.26 日上班的时候,我们厂的每一个员工都领到了自行居家核酸检测的试剂盒。
图:公司统一发放的试剂盒
那时,我们还半开玩笑地说,我们会不会随时都有可能被隔离啊?更有几个调皮的小伙子在起哄:隔离有什么可怕的,除了不工作没有钱,其它的一切都好。想追剧就追剧,想打游戏就打游戏,细细想想,还真有点期待 .....
年轻的小伙子,未经世事,对他们而言,只要不用工作,生活就是无限美好的。
1,全厂 300 多名工人被隔离
很多时候,一时的 " 猜想 ",并不是空穴来风。
4 月 1 日,早上起床洗漱之后正准备做早饭,突然看到小区外面围着很多的人,我们小区也被绿色的网格围了起来。出于疫情中的敏感,那一刻,我瞬间意识到了我们的这个小区被封控了。透过窗子往外看,我看到有很多人从我们小区旁边的河里游泳到对面回家,还看到很多围观者朝着我们小区指点指点。
图:翻越河道的人被发现,引起一众围观
我赶紧翻开我们厂里的微信群,群里的消息早已爆满,我翻了大半天才好不容忍爬到了顶层。我们整个厂子里的员工都被隔离了。
平时上班,我们厂采用的是两班倒的工作制度,那些上夜班的同事都已经在工厂里隔离了,我们这部分上白班的人被告知居家隔离,整个工厂 300 多人都处在了隔离状态。
这么一说,我也算是庆幸的了,在家隔离总比在工厂隔离要好得多,最起码,我不用担心我养的花花草草会旱死了。
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储存物资的习惯,加上工厂也有餐食,平时都是吃多少买多少,再加上,我提前准备了一袋大米,家里的冰箱里还有一部分储备的蔬菜和肉类,所以,对封控之后的伙食我还是比较乐观的。
虽然从前几天,我们就已经开始了自行居家核酸检查,加上这三年的 " 不断折腾 ",我们夫妻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本以为这次隔离也是 " 昙花一现 "。
等到真的被隔离在家,门上被贴上封条," 失去自由 " 的这一刻,内心还是很崩溃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这次 " 隔离行动 ",甚至感受到了一丝恐慌和无措。
2,盼星星盼月亮,拿到了救援物资
早在前两天,浦东地区基本上都已迎来了全面封闭,我原以为,诺大的上海,一直标榜 " 国际性的大都市 ",在前两年的疫情中早已积累了足够的 " 对抗疫情的经验和保证民生的措施 ",再加上张文宏医生坐镇,专业睿智的吴凡专家坐镇,业务过硬的卫健委主任邬惊雷坐镇,我相信上海一定能轻易的化解奥密克戎 " 围城 "。
然而,我还是过于盲目自信,盲目相信。
这次疫情,上海比我想象中的要差很多,随着时间一天天的流逝,无症状感染者越来越多,一个接着一个的被拉去方舱隔离,甚至还出现了方舱不够用," 阳 " 性市民转运不及时,直拖到 " 阳 " 转 " 阴 " 才被拉走的怪相。
从 4 月 1 日被隔离开始,我们无人问津,家里的冰箱渐渐空了,我储备的这袋 10KG 的大米也快见底了,虽然从新闻上看到全国很多爱心物资援助上海,直到 4 月 4 号,我们依旧没有收到任何物资。加上我并没有储备很多物资,冰箱里更是没有绿叶菜的影子,我的心一阵紧绷。
看到网络和电视上,很多上海市民都陆续拿到了物资,社区群里开始吵闹,一些火气大的居民开始问 " 是不是看不起外地人?"、" 为什么外地人不发 " 的争论,我并没有参与吵闹,我知道吵闹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相信政府,相信工作人员是我现在唯一能做的,我坚信上海会一视同仁,我们也有拿到物资的那一天。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在 4 月 5 日这天,我迎来了社区送来的疫情期间的第一份 " 配菜大礼包 "。
据说这批蔬菜是安徽人民和货车师傅连夜开车送过来的。
望着这堆蔬菜,我瞬间看到了 " 活下去 " 的希望,当我兴致冲冲地打开袋子的时候,我发现里面的蔬菜有些已经烂了 ...... 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图:收到的蔬菜已经烂掉
很多绿叶蔬菜因为没有使用冷链运输,以致保存困难和挤压,送到我们手上时,蔬菜已经破损严重,甚至成为了 " 菜酱 "。
图:蔬菜破损严重
据做批发的老乡说,这是由于太着急装运,起菜的时候,没有放入运输蔬菜的冷藏货车,直接装袋,使用常规货车装运导致的。
其实在 3 月 29 日,我还在京东购买了一些肉类和蔬菜,可至今还没送过来。当时还说 65 块钱买了 7 斤蔬菜,真是离谱,不曾想,一语成谶,现在上海的物价更是离谱到家了。
图:订单延迟配送
为了有 " 口粮 " 维持遥遥无期的隔离生活,我准备自力更生,开始想办法自救。
3,为了维持生活,开始 " 自救 "
由于我平时有开团的习惯,也是第一批 " 团购 " 类 APP 的老手,此时的我想到了 " 团购 "。
群里的居民们大多数都是外地人,也是没有储备物资的习惯,家里几乎都到了断粮的境地,看到我提议 " 团购 " 食物,大家都非常积极。为了避嫌,避免大家在中间吃差价,我提议推荐 3 个人组成 " 团长联盟 ",进行相互监督。
4 月 5 日晚上,我发起第一次团购:猪肉。
毕竟,在日常生活中,猪肉是菜品里的必备食材。
老板一共卖给了我们 5 种类型的肉,价格也有不同,都是论斤售卖的,其中,猪里脊肉是 48 元一斤。
接着,我们又继续团购了一些蔬菜,面包,牛奶,大米。期间还团购了一次 " 草莓 ",团购草莓的都是和我年龄相仿的年轻人,这种情况下团购草莓着实有点小 " 奢侈 "。
虽然团购的物品比平时的价格要贵一些,但能消费得起。尤其是现节骨眼,不能祈求太多,有钱还能买到吃的,就是一种幸福了。
图:团购的蔬菜
刚开始,卖肉给我们的老板还比较人情化,并没有将猪肉搭配成套餐卖给我们,但 4 月 7 日,我们被隔离一周之后,猪肉和其他物资的价格陡然上升,猪肉更没有单卖这一说,最贵时,一斤猪肉搭配鸡鸭和蔬菜套餐,竟达到几百上千元!
还好我们在团购初期物资采购得多,什么土豆、冬瓜、萝卜,这种能放长久的物资,我更是买了几百块囤家里,后期的高物价并没有割到我。
后来,有人因为接触 " 团购物资表面 " 转阳,居民自发的 " 团购行为 " 戛然而止。
4. 团购,把最需要帮助的人 " 忽视 " 了
有了之前当团长的经历,再当起团长来也是随心应手的事,有邻居想吃某种东西的时候,我还是会主动去当团长,帮他们团购。大家住在一个小区,就是要相互帮助,共度困难的。
说到这里,肯定会有朋友想问,团购真的有你所说的这么好吗?它就没有弊端吗?
我的回答是:有。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利与弊,团购也是一样的。
参与我们团购的人群大都是年轻群体和一部分消费观比较前卫的老年人。大多数老年人还是不擅长网上购物,他们也不太会在微信群里看信息,更不会去参与群里的团购接龙,微信付款。
我家社区住着一对 50 多岁的安徽来上海做散工的夫妻。这对老夫妻平日里就喜欢简简单单的生活,疫情之前,他们早出晚归打散工,偶尔捡拾一些生活垃圾售卖。疫情之后,更是没见他们在群里说过话。
后来一天早上,楼下的那个大妈突然给我打电话,问我 " 我们俩年龄大了,也弄不好手机,也不会上网买东西,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吃的东西了,丫头,能不能帮我们买点大米?"
挂了电话,我瞬间感到无比惭愧,住在一个社区里,我竟然把这些老人忘掉了,而且,他们还是最需要帮忙的人!
我赶紧拿出昨天团购的蔬菜、鸡蛋和面条让志愿者给他们送过去。确定送到以后,我又给大妈打了个电话,告诉大妈 " 吃完后再给我打电话,我再来给你们送,千万别客气!" 拿到菜之后,大妈死活要给我钱,我说不用,再三推辞之下,大妈说了很多感谢的话语,还说疫情结束了,一定登门把钱送过来。
通过这件事,我感觉我这个团长太不称职了,平日里只看到团购时微信群里的接龙非常热闹,殊不知,最需要团购的那些老人们却被我们 " 忽视 " 了。
就此,一些条件稍好的邻居,在团购的时候会故意买两份,一份留着自己吃,另一份送给不会团购、家庭困难的人。也有的邻居,家里有多余的菜的时候,还会在群里问问谁家需要,有需要的可以和他说。
这次的疫情,让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打工人的感情更进了一步。以前只是见面打招呼,甚至见面都不打招呼,现在变成了相互赠粮送菜,相互抱团取暖,相互救助困难人员。
5,不会做饭的年轻人,连吃 16 天方便面
昨天中午,那个上次狂言说 " 隔离就追剧,打游戏 " 的男同事发了一条朋友圈动态:他说,这是他以来,和方便面相依为命最长的一段时间。
历时
截至昨天,他已经吃了 16 天的方便面了,最初泡着吃,后来煮着吃,现在看着方便面就半饱了。
自己不会做饭,疫情期间点外卖又太贵,无奈之下,只能靠方便面维持生活,最后,他不禁感叹了一句,疫情过后,他一定要找个会做饭的老婆结婚,找到就结婚。
像我同事这样的年轻人不是个例。
我们社区也有两个不会做饭的年轻小伙子,每次小区里发的蔬菜和肉类他俩都不要,他们都是把蔬菜和肉类和邻居们换成面包或泡面。
听他们说,最初隔离的那几天,他俩也尝试着做过饭,只可惜,做的饭太难吃,有时候还不熟,实在是太浪费食材了,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浪费,他们就想出了这个好办法,方便了别人,更方便了自己。
6,心事重重的女孩,想要离开上海
我的一个朋友更是出奇的可爱。
前两天我想和她微信聊天,却被她拒绝了,接着给我回了一条信息,让我等她半个小时,她化个淡妆再和我视频。果然,半个小时之后,朋友给我发来了视频聊天。
她和我说,这些天疫情在家里,她连脸都不洗了,甚至都忘了怎么 " 化妆 " 了。之前上班的时候,不化妆出不了门,现在省事了,门都不用出了,更不用化妆了。
宅
朋友还说,这是她居家隔离以来第二次化妆,第一次化妆是一周前,那天,正好是她的生日,为了给自己过一个有 " 仪式感 " 的生日,她特意化了个妆,发了个朋友圈。闲聊的过程中,朋友总会不经意间地流露出她的负面情绪,她说她要离开上海,回西安,回到她读研究生的男朋友身边。
也难怪,疫情之下,又有谁的心情会好得起来呢!虽说我们都在努力地克制着自己的坏情绪,可有些时候,这种情绪总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7,疫情期间,最害怕 " 阳 " 了
居家隔离最害怕的就是生病了,一方面是怕去了医院被交叉感染,另一方面是怕,新冠康复以后,会给孩子留下后遗症。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家庭,隔离期间,他们最艰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照看好自己的孩子,坚决不能让孩子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不能让这 " 平静 " 的生活再起涟漪。
可屋漏偏逢连夜雨,我同事的孩子还是成为了 " 无症状感染者 "。
到底是怎么感染的众说纷纭,最终,我们一致地把矛头对准了团购的物资外包装上。孩子感染以后,同事夫妻两个很快也被确诊,一家三口随即被拉到方舱隔离。
因为这件事,我们社区直接被停止自行团购,采用社区统一团购的形式购买物资。虽然物价比自行采购的物资贵了一些,但终究是保证了人身安全。
8、政府保障力度加大,物资也丰富了起来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解放军和各城市的医护人员驰援上海,上海的保障力量也在加强,我们也开始有序地收到各种物资。
从 4 月 11 日开始,社区开始不分户籍下发物资。
我们收到第一批 " 连花清瘟胶囊 "、核酸检测试剂以及一些口罩。
图:社区下发物资
第二次,我们收到了 " 玉屏风颗粒 "、一些蛋糕和一箱牛奶。
图:社区下发物资
第三次,社区开始发放火腿肠、鱼丸和绿色蔬菜,这也是社区第一次发放 " 完整 " 的绿色蔬菜。发的物资也丰盛了起来。
图:蔬菜很新鲜,每家每户都有
第四次,社区开始发放肉类物资,整鸡整鸭的派发,期间,还配发了一把宽面。
图:社区下发物资
随着社区物资不断地下发,我们的生活基本得到保障,我也报名了社区的志愿者。每天在村口配合工作人员,为社区的疫情防控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我感觉到很自豪。
图:工作人员
当然有人说 " 自己还没收到 "、" 根本不够吃 "、" 蔬菜是烂的 "、" 我们要鸡蛋、要牛奶、我们要咖啡 ",其实我只能说,这些人就是太闲了,直接把这些人拉出来,做个十天八天志愿者,什么毛病都治好了!
生而为人,平日生活本不易,疫情当下,更是放大了各自的无奈和恐慌。
好在,我们都是中国人,此刻,又都身在上海。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嘈杂,该死的疫情终将过去,太阳终会照常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