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产品世界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合作|
  • 联系我们
  • 主页 > 数码 > 正文

    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是谁建造的?难道地球文明真的在循环?

    2023-08-05 20:33:32  |  来源:魅力科学君  |

    地球是一颗非常古老的星球,其存在时间大约有亿年,与之相比,我们人类的历史可以说是非常短暂,即使从人类远古祖先在进化之路上与其他物种分道扬镳的那时开始算起,人类的历史也只有几百万年。


    (相关资料图)

    如此巨大的差异不免令人浮想联翩:我们人类文明,会不会并不是地球上唯一的智慧文明呢?在此基础上,有人还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或许多次出现过智慧文明,在不同的时间段里,这些文明都遵循着诞生、发展、壮大、衰退、消亡的循环模式,而我们人类文明则是其中的一个,当然也是其中最新的一个。

    在过去的日子里,持有这种观点的研究者曾经列出了不少疑似史前文明存在过的痕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就是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了,为什么呢?因为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这些年代久远核反应堆发现于非洲加蓬的奥克洛矿场,在1972年的时候,法国皮埃尔拉特一家核燃料加工厂的物理学家弗朗西斯·佩兰(Francis Perrin),在对来自该矿场的铀矿石样本进行质谱分析时,发现一个异常现象:正常情况下,天然铀中铀-235的相对丰度应该是%左右,而这些样本中却只有大约%。

    此次发现很快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毕竟地球人都知道铀-235可以用来做什么,于是一个由多名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来到了奥克洛矿场,对其展开了深入地考察和研究。

    研究人员随后在该矿场发现了16个区域中的铀-235的相对丰度都明显偏低,而在这些区域中,还存在着很多疑似铀-235在核裂变后产生的物质,比如说钕-143和钕-145,这两种同位素都可以通过铀-235的核裂变生成,在正常情况下,它们的相对丰度分别为%和%,但在这些区域中,它们的相对丰度分别高达%和%,明显高于正常水平。

    在经过多次实验和现场考察后,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是因为这些区域曾经是核反应堆,其中的铀-235很多都已经发生了核裂变反应,而年代测定结果表明,这些核反应堆的年代非常古老,在大约20亿年前,它们就停止了运行。

    显而易见的是,在20亿年前,地球上根本就没有人类,那么这些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是谁建造的呢?难道地球文明真的在循环吗?

    对此,支持史前文明的人们当然持肯定的态度,他们认为这些核反应堆应该就是远古地球上的某个史前文明建造的,理由是:核反应堆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才可以正常运行,例如自然存在的铀-235浓度并不高,需要人工来对其进行浓缩,核反应堆还必须需要人工来进行控制速率,特别当反应速率过高时要为其“降速”,否则反应堆将会发生失控的链式反应,甚至会因为过热而发生爆炸……

    除此之外,由于铀-235原子核发生裂变后产生的中子几乎都是“快中子”,它们的能量和速度都很高,不易被其他原子核捕获,因此核反应堆还需要人工加入中子慢化剂来降低“快中子”的能量和速度,以保证核反应堆正常、持续地运行。

    当然了,科学家们是不会轻易认同“地球文明在循环”这样的观点的,毕竟如果在20亿年前真的存在过能够建造核反应堆的智慧文明,那么他们就应该在地球的地层中留下大量的人工痕迹,而不仅仅是这些孤零零的核反应堆。实际上,在过去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已经从自然形成的角度,对这些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进行了全面的解释,具体如下:

    核反应堆的运行机制可以简单地描述为,重原子核在吸收一个中子后,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较轻的原子核,并释放出能量和更多的中子,如果这些中子可以继续引发其他重原子核的裂变,就可以形成链式反应。

    在天然铀中,铀-235同位素可以相对容易地发生自发裂变,而要实现稳定持续的核裂变链式反应,就需要有足够多的铀-235同位素和适当的中子速度。在人工设计的核反应堆中,通常使用铀浓缩技术提高铀-235同位素的比例,并使用减速剂(如水或石墨)来降低中子速度,使其更容易被铀-235同位素吸收。此外,还需要使用控制棒(如硼或镉)来吸收多余的中子,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

    在奥克洛核反应堆中,这些条件都得到了满足,但是都是通过自然过程实现的。首先,铀-235是一种不稳定的放射性同位素,它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衰变,其半衰期大约为亿年,意思就是说,每亿年,天然铀矿中的铀-235的相对丰度就会降低一半,科学家据此计算出,在20亿年前,奥克洛地区的铀-235的相对丰度可以达到%左右,而核反应堆所需要的最低值只需要3%,所以那时的浓度是达到了标准的。

    其次,在奥克洛地区,有一层厚约2米、长约200米、宽约40米的沙岩层包含了大量富含铀矿物的“薄片”,这些“薄片”形成了16个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核反应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个椭圆形的横截面,直径约米,这些区域之间相距约几米到几十米不等,每个区域内部都有大量微小的空隙和裂缝,允许地下水进入和流出。

    地下水在这里起到了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作为中子慢化剂,降低中子速度;二是作为冷却剂,带走反应产生的热量。如此一来,当地下水流入核反应区域时,就会引发或加速链式反应,而当地下水流出或蒸发时,就会减缓或停止链式反应,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自然的温度控制机制,使得核反应堆能够稳定运行而不失控。

    也就是说,科学家认为这些核反应堆更可能是在偶然的情况自然形成的,因此不能算是“地球文明在循环”这种观点有效证据。

    与之对应的是,后续的研究表明,这些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断断续续地运行了大约50万年,按其涉及到的铀-235的数量来计算,其释放出的总能量大约相当于100亿度电,这看上去似乎很多,但平均下来,每天却只有大约50多度电。可以想象的是,即使远古地球上的真有具备一定科技水平的智慧文明,他们也不会建造出发电量如此之低的核反应堆,所以从逻辑推理来讲,这些核反应堆也不应该是人工建造的。

    关键词:

    上一篇:两车“贴贴” 竟“贴”出个酒驾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