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语姐姐”用爱连接起有声与无声两个世界
2023-05-24 07:21:20 | 来源:杭州网 |
2023-05-24 07:21:20 | 来源:杭州网 |
近两个月来教大家“用手说话”的老师原来是她们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杭州日报讯 3月以来,杭州发布、杭州日报联合推出了“学英语·迎亚运”亚运双语教学栏目,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不少人在学习日常英语时,也注意到了栏目中特意设置的手语教学环节。“杭州欢迎你”“奥体中心”“地铁站在哪儿”“祝你玩得开心”,这些短句、词语如何用手语表达?随着栏目的不断更新,一股学手语的热潮逐渐掀起。截至目前,栏目累计阅读量已突破200万。
同时,教大家学习手语的姑娘们也受到了关注。其实,这些姑娘都来自一个致力于手语翻译服务的志愿者团队——杭州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服务中心。“手语姐姐”们用自己的乐观与顽强,让爱与阳光乘风破浪,最终洒进了听障群体的内心,成为连接有声与无声两个世界的桥梁。
而要讲述“手语姐姐”团队的故事,就得从一个23岁才开口说话的小镇姑娘说起……
23岁对镜学说话,曾与央视名主持同台
她成为连接两个世界那座桥的“第一块砖”
“你是不是韩国人?你的中文说得很不错……”这是“手语姐姐”毛董莱常会遇到的尴尬。由于重度听障,23岁才开始学说话的她,容易给初识的人一种老外说中文的感觉。
然而,这并不影响她的阳光开朗。“荷湾·暖咖”,凯旋路上的一家社区烘焙坊,正是杭州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服务中心如今的“大本营”。“柏柏,晚上的幻灯片没问题吧?”采访当天晚上有一场“手语姐姐”新人培训会,毛董莱正忙着和同事敲定细节。
现年39岁的毛董莱是嘉兴桐乡人,她的父母也都是听障人士。因为不甘心,父母曾将重度听障的女儿送到普通小学就读,可即便坐在第一排,毛董莱也无法跟上学习进度。在异样的目光中,怯懦和自卑一度在小女孩内心疯长——她没有朋友,时常坐在家门口对着马路发呆,一坐就是一下午。
转入老家聋人学校学习后,毛董莱内心的阴霾才逐渐消散,2000年,她考上了为残疾人提供全日制中专学历教育的浙江省华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专毕业后,她想和健全的同龄人一样上大学,于是,她报考了成人大专,学习数字媒体专业。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家杭州服装企业发现了气质出众的毛董莱,便请她做形象代言人。“那时候,我的老板、同事都是健全人,我不想给别人添麻烦,也不想被别人看不起。”毛董莱说,2007年,她买来了助听器,对着镜子练习咬字发音,“没办法,一定要学会说话。”
除了读书、代言、学说话,那些年,毛董莱还给自己找了很多事做:平时晚上学跳舞,周末兼职做手语培训,有空了还学习古筝、钢琴、面点制作,还练就了一手好书法,甚至还参加了不少选秀和评比活动。2010年,她以综合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杭州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渐渐地,她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手语主持人,终于获得了与董卿、陈鲁豫同台主持的机会。“董卿老师对我说,‘看到你,就觉得这世上真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她说。
如今想来,毛董莱觉得那段岁月辛苦而充实,也正因为自己“淋过雨”,她想到了要为别人“撑把伞”。2010年,她与几位手语爱好者成立了手语姐姐志愿服务队,每周举办手语培训,培养能够为听障群体提供手语翻译服务的志愿者。5年后,志愿服务队升级为杭州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服务中心,在为听障群体提供公益翻译服务的同时,还举办公益助残活动。越来越多的健全人和听障人士加入了这个公益大家庭,成了“手语姐姐”,连接有声与无声两个世界的桥梁因此愈发坚固。
参与公益服务越久,越明白无声世界的艰难
“手语姐姐”成为听障群体信赖的心灵寄托
全职妈妈俞云斐在2021年加入“手语姐姐”团队之前,就已有了中级手语翻译人员证书,前前后后加起来也有七八年的手语翻译经历。成为“手语姐姐”后,她的“接单量”更多了,其中,以帮助听障人士就医、办理各类事务的民生类服务为主。
参与公益服务越久,俞云斐越能体会听障群体的艰难。“健全人可能想象不到,听障人士就医时,有手语翻译和没有手语翻译的区别有多大。”她说,“大多数听障人士只要病得不严重,绝对不会去医院。”
今年3月,年逾古稀的听障人士金阿姨手腕肿得厉害,不得已挂了一个专家号,并在“手语姐姐”公益平台上预约了俞云斐陪同就医。到了诊室,医生一看金阿姨的情况就急了:“为什么不早点拍片、手术?都这么长时间了……”
原来,金阿姨一个多月前就摔伤了,初诊医生建议她做手术,可她心里害怕,又觉得手术治疗麻烦,就选择了回家休养,结果错过了最佳手术时间。金阿姨的老伴、子女都是听障人士,虽说劝过她接受手术,可或许是因为彼此了解听障人士的不便,他们的态度并不那么坚决。
那天,俞云斐在医院里跑前跑后大半天,终于替金阿姨办完了一应手续,让老人顺利入院做手术。“很多时候,我感觉我们对于听障人士来说是绝对值得信赖的。”她说,“我们的话甚至比他们家人的话都管用。”
当然,一切的沟通和服务都应该有明确的底线,遇到民事纠纷或者清官难断的家务事时,“手语姐姐”们会选择仅仅做好一个翻译者的本分,不去介入。而在另一面,也有听障人士,尤其是老年的听障人士,喜欢找“手语姐姐”们闲聊。这样的“订单”超出了公益服务的范畴,但“手语姐姐”们都明白,自己服务的更大价值在于成为听障群体的心灵寄托。
秦阿姨母子都是听障人士,也是低保人员。秦阿姨的儿子30岁出头,随着年龄增大,听力受损愈发严重,为此,秦阿姨东拼西凑了近20万元,要给儿子植入人工耳蜗。手术前一天,秦阿姨给俞云斐发了短信,请她第二天7点到医院。俞云斐很疑惑,术前谈话、手续签字都已经完成了,自己再去医院的意义是什么呢?秦阿姨给出的理由是“医生要谈话”。
手术当天,秦阿姨见到俞云斐就拉着她去找护士。当时正是新冠疫情防控最严的时候,护士表示,其实不需要手语翻译,用手机打字就能与病人和家属沟通。“可我想,来都来了,秦阿姨也不想我走,索性就一直等到手术结束。”俞云斐说,“我明白,阿姨是担心儿子,需要我在,虽然手术这件事我起不到什么作用。”
等待的过程中,秦阿姨对俞云斐聊起了儿子,表情、手势里满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愧疚与疼惜。秦阿姨的儿子没有工作,平时不怎么外出,喜欢对着电脑,不太会做饭,尚未成家。秦阿姨本想帮儿子找个健全人当媳妇,但她也明白这事机会不大。俞云斐问过秦阿姨,为什么不让儿子自己动手做饭,毕竟她也会老去的。可秦阿姨摆手表示儿子真不会做饭,她就想手术能成功,让儿子以后可以找份工作,自食其力。
天遂人愿,手术是成功的。临别前,秦阿姨还不忘托付俞云斐,意思是小俞认识的人多,替她儿子物色物色,看有没有合适的姑娘可以介绍。“当听障人士接纳你,你会发现他们是一群很可爱的人,跟他们在一起,自己也会变得很简单。”俞云斐说,“这个世界,简单点挺好的。”
无声的“金婚”背后是一个有爱的大家庭
他们的故事完美诠释了“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今年劳动节前夕,“荷湾·暖咖”举办了一场特别的“金婚”纪念仪式。男女主角徐大伯和严阿姨今年都是76岁,同为听障人士,也都是“手语姐姐”团队的老朋友。老两口年轻时相识于原杭州市聋哑学校,仪式当天所邀请的宾客多是他俩数十年来的同学、同事、好友,没有子孙辈,因为严阿姨“就想和老朋友叙叙旧”。
现场几乎无声,却热闹非凡,大家用手语交流,诉说过往,致敬青春。老两口的朋友钟大伯回忆,当年社会上的恋爱氛围可没有现在这么宽松,同在一个化工厂工作的徐大伯和严阿姨直到打报告去办结婚证,同事们才知道他们原来早就凑成一对了。领完证,两家人简单吃了一顿饭当是喜酒,之后,一对新人就去上海旅行度蜜月了,跟现在的年轻人一样“说走就走”。
还有老朋友回忆,徐大伯和严阿姨日子过得不容易。1974年,他们的孩子出生了,日子过得更加拮据,严阿姨白天上班,晚上外出摆摊贴补家用。后来,一家人搬到景芳居住,夫妻俩开始凌晨出摊卖煎饼、葱包桧。年复一年,他俩辛苦地把孩子拉扯大,孩子也确实争气,考上了浙江大学,毕业后选择了留校。
竖起的大拇指、祝福的目光,老朋友们都“说”当下正是老两口人生最好的时候,没心事、有时间,可以一起出去旅游。其实,大家回忆的是他们共同的青春,就像一位老友“说”的:“小时候以为这一生都会过得很艰难,没想到一眨眼几十年就过去了。”因为这句话,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
在这场“金婚”仪式上,最高兴的其实还有一个人——霞姐。霞姐全名吴静霞,是毛董莱的老乡、小学同学,她也是听障人士。作为“荷湾·暖咖”的老板,仪式上的咖啡、甜品基本都出自她之手。
霞姐是个很拼的人,她最早是包子铺的店员,每天揉面做包子,后来去了面包房做兼职,自学高级西点制作。为了学手艺,她极力“压榨”自己的睡眠时间——清晨5点半坐地铁从下沙出发,7点赶到面包房,中午又赶到烘焙坊工作,深夜再赶末班地铁回家。如今,霞姐不仅手握高级西点师证书,还拿到了SCA(国际精品咖啡协会)咖啡师中级认证。“我想留在杭州,不能停止努力。”霞姐用手语比画着。
成为“手语姐姐”后,霞姐渐渐有了分享自己多年梦想的底气——她希望开一家手语主题的烘焙店。2021年,“手语姐姐”团队最早的工作室落户建国北路一家社区烘焙店。从那以后,“手语姐姐”团队推出了线下手语一对一翻译服务、手语“110”实时在线翻译服务,面向听障人士开设烘焙、咖啡、插画、编织等公益课程,还请来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冠军助阵,通过每月的公益助残市集,帮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掌握适合自己的技能。“从不敢想,我的梦想会实现得这么有意义。”霞姐表示。
如今,霞姐的“荷湾·暖咖”成为杭州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服务中心的“大后方”,而团队的专业手语老师已达70余人,其中有不少是95后甚至00后。他们中,有的是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有的是学习手语翻译的在校生,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基层社区、医院、公证处、人民法庭、“两会”现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