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产品世界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合作|
  • 联系我们
  • 主页 > 滚动 > 正文

    贵州黔中水利枢纽工程 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下闸蓄水系列报道_世界快播

    2023-07-01 08:33:49  |  来源:互联网  |

    hello大家好,我是大学网网小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贵州黔中水利枢纽工程,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下闸蓄水系列报道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为了这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数万名建设者常年驻守工地,历经了太多不易,攻克了太多难题,创造了太多历史性的第一次,他们用行动说话——

    站在乌江上游三岔河中段的黔中水利枢纽水源点平寨水库观景台,极目远望,一座雄伟的大坝截河而立。明年的4月,从这里起步,滔滔河水将冲破崇山峻岭,穿越千沟万壑,润泽黔中地区的每一片良田沃土,每一户山乡百姓。


    (相关资料图)

    为了这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数万名建设者常年驻守工地,无法一一列出他们的名字,甚至无法叫出每一个他(她)的名字。他们历经了太多不易,攻克了太多难题,创造了太多历史性的第一次。历史会记住他们。

    李仁刚:

    一年在岗326天

    人物档案:李仁刚,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公司总经理。

    2009年10月13日,李仁刚接到参与建设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的任务,来到位于六枝和织金交界的三岔河中游木底河平寨。

    2011年底,统计考勤时,在岗天数竟达326天,他自己也“吓了一跳”。

    当年9月,正是工程河道截流的关键时期,多个部门验收,李仁刚整整一个月没能回家。妻子来电话告知,年仅6岁的女儿高烧住院时,李仁刚心急又尴尬。

    “女儿住院半个月,还是没能查出病因,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并建议转院。”他慌了神,连夜赶到重庆。

    幸而,第二天女儿病情稳定了,他又马不停蹄赶回工地。

    2014年7月19日,因连续普降暴雨,三岔河水陡涨,平寨水库最大入库流量达每秒1350立方米,施工中的黔中水利枢纽工程面临严峻考验。

    若施工支洞过水,将对平寨电站厂房造成重大损失,他带着公司员工,倾巢出动,指挥抗洪抢险,历经近10小时,才封堵住支洞。

    此时,大坝上游水位距离洞口仅2米,有惊无险。

    2015年3月21日,平寨水库大坝通过安全鉴定,4月13日通过阶段蓄水验收,李仁刚终于松了口气。

    孙庆:

    铁面无私严把关

    人物档案:孙庆,水电十五局水源枢纽工程标段项目总工程师。

    2010年冬季,孙庆接到调令,火速赶往黔中水利枢纽项目,负责贵州省头号水利工程的黔中水利枢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严把质量关,首先得从制度上下功夫。孙庆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充实体系文件,增补了各类管理制度。

    在此基础上,他狠抓施工现场管理。通过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技术交底,分析讨论施工中应注意的薄弱环节,认真组织实施项目部的质检、试验工作。

    他经常与质量监督站沟通,解决过程控制的各类问题,提高项目部的质量管理水平。

    为满足大坝高强度填筑对质量工作的要求,他积极配合局内聘专家,组织了大坝填筑的碾压试验工作,配合北京天宝公司对GPS碾压智能控制系统进行调试工作,并进行科研立项;同时,利用项目部职工夜校,他定期讲授质量管理基础知识;他对方案精心研究,反复比较,不断优化。

    曾永军:

    黔中水利“百科书”

    人物档案:曾永军,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公司水源建管部副经理兼主任。

    2001年,曾永军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省水利设计院,参与黔中枢纽工程勘测。2009年,被调到黔中水利建设管理局,也是在这一年11月,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正式动工。

    2012年,省水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迅速组建了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公司,负责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曾永军成为公司一员。

    十五年,黔中水利枢纽工程从无到有。十五年,曾永军也由当年的毛小伙历练成为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副经理、主任。

    面对记者提出的工程建设情况等一系列问题,他总是能迅速给出答案,像一本活的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百科全书。

    曾永军有本16开大的厚厚的笔记本,那是他自己的“百科全书”,“把相关的政策和文件贴在上面,翻阅起来很方便。”

    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笔记,还贴了不少红头文件,每年,他会记满4个这样的笔记本。

    2009年至今,曾永军在工地待的月平均天数是26天,没有请过一天假、休过一次假。

    “在黔中水利工程的陪伴下,我走过了人生最最黄金的旅程,有艰辛,有喜悦,更多的是感恩。特别想家、想亲人的时候,我总是会立即往最高的山顶跑,找最强的信号打电话。”曾永军说。

    黄凡:

    管理人员钻技术

    人物档案:黄凡,黔中公司副经理兼总干渠建管部主任,是黔中水利工程引进的跨行业管理人员。

    2011年12月1日,借调不到一个月时间,黄凡就办妥了调动手续,正式成为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总干渠的一员。

    作为总干渠管理者,黄凡不仅要懂得技术管理,还要参与审核工区范围内的各标段计量价款支付和工程设计变更、移民设计调整,督促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及设 备供应商等参建方履行合同,组织相关方和相关人员对重大技术方案和安全专项方案进行评审,协调地方政府做好征地移民工作等,相当繁琐。

    面对枯燥的工作,黄凡始终干劲十足。

    2012年3月,双主跨180米的焦家渡槽施工过程中,因地下水多,此前的人工打桩方案难以解决难题,黄凡协同设计、施工方,反复讨论、修改方案,最后确定应用帷幕灌浆工艺,阻止了地下水,稳固了桩基。

    一个又一个难题,倒逼黄凡虚心向同行学习,上网查资料,阅读专业书籍,换来的是管理能力、业务能力的提升。

    2012年8月,因施工放炮,导致普定县马场镇上官村部分农户房屋受到损害,事发突然,赔偿没有先例,没有标准,村民对赔偿方案不满意,堵路甚至上访,个别村民借机提出无理要求,影响了施工进度。

    黄凡与大伙耐心做工作、多方协调,终于与村民、施工方达成“谁损坏谁赔偿”的处理方式,按照省政府出台的赔偿标准进行补偿,平息了风波。

    吉亚军:

    一根绳子救了急

    人物档案:吉亚军,毕节水文站职工,因工作需要,2011年被“借调”到黔中水利枢纽工程。

    吉亚军的大部分时间,都守在装有远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机房内,接收数据、发布水情预报。

    三岔河7200余平方公里的集水面,有16个水情监测站点和一个中心站。

    每天傍晚,吉亚军都要带上安全帽,驾驶着破旧的皮卡车,穿过蜿蜒山路,前往平寨水库大坝水情监测站,检查水文监测设备,记录水位。

    2014年7月15日,三岔河流域普降暴雨,发生了50年一遇特大洪水,水灾有可能危及价值上亿元的平寨电站厂房,吉亚军必须每小时报一次洪水流量和水位等数据。

    晚上10点,水情数据中心接收不到自动监测站的数据,吉亚军立刻意识到,可能是设备的传感系统出现故障了!

    于是,他冒着大雨,驱车前往监测站点修理故障。

    到凌晨2点左右,观测中心站又一次出故障,他再次驱车检查,路被淹没,自动监测站也被洪水淹没。

    “险情就是命令!”吉亚军深感责任重大,“我必须测量出准确水位”。

    他从附近一个小店买了一根绳子,跨过摇摇晃晃的铁索桥,用绳子系上木板,测量出桥面到水面的距离,用桥的高度减去绳子长度,就得出水位高度。

    依照这种“原始”方法,他每小时测量一次,彻夜工作,及时提供了水文数据。

    马忠义:

    “毁鞋不倦”马行者

    人物档案:马忠义,绵阳佳成公司桂松C3标项目经理,2014年底,参与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每天早上六点多,马忠义就起床,安排工地巡检工作,然后独自驾车,前往各个工区督导施工作业。桂松干渠C3标项目经理马忠义的工作,每天如此。

    他自诩是走遍工地的“马行者”,鞋子坏得快,不经穿。

    马忠义带领工程队艰苦奋战,桂松干渠C3标段已完成了近80%的工程量。

    “他每天早早就跑工地,督导施工,保证工程质量。”项目部工作人员杨娟说。

    为了协调地方关系,马忠义积极与村民沟通,吸纳当地劳动力加入施工,和村民的关系很“和谐”。

    马忠义是回民,不愿麻烦别人的他,忙时总是用榨菜和辣椒酱凑合着拌饭吃,妻子只好辞掉工作,来到工地照顾他。

    武兴亮:

    走出来的地质图

    人物档案:武兴亮,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工程师。

    从黔中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起,历经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项目设计施工,武兴亮一直在“现场”,站在黔中水利工程这个大平台上,与工程一起成长。

    作为地质专业人员,武兴亮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地质填图,图上的一笔一画,均来自现场。

    对以黔中水利枢纽平寨水库大坝为中心的周边,可能没有谁比武兴亮更熟悉了。方圆5-10公里范围内的村寨、河流和土地甚至旮旯角角,他不知用双脚“丈量”过多少遍。

    2008年奥运期间,妻子临产,武兴亮没能陪在身边,让他至今抱憾。

    2012年,大坝施工期间,遇到一个容量约1.8万方的大溶洞,施工遇阻,需修改设计方案,经多次调整协商,“颠覆”了之前的设计方案,改混凝土浇灌为打隧道、堆混凝土墙,设计方案修改不下3次。

    “这些变动,不在现场,没法想象。”武兴亮说。

    陈艳:

    村里的调解能手

    人物档案:陈艳,六枝特区龙场乡龙场村党支部书记。

    1997年,能干、热情的陈艳当选了龙场村妇女主任,成了“爱管闲事”的人,调解矛盾的“万金油”。

    最初,面对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因村干部与村民之间,村民与工程部门间沟通不畅,存在误会,纠纷时有发生。

    2012年春节后的一天,一辆工程车擦刮了村民的房屋,村民扣下工程车,提出过高要求,车子一扣就近两月。

    陈艳多方找“关系”,耐心说服村民:“自从有了黔中水利工程,大家开馆子、跑运输、做工程,样样赚钱,大家应该多理解。”

    在她的努力下,通过20多天的协调,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协议。

    2014年,当上村支书后,陈艳既要维护村民利益,又不能影响工程施工,任务很重。

    面对村民守着水库没水喝,路面被压坏,路况差等状况,陈艳多方协调,争取项目,尽力解决眼前的难题。

    赵飞虹:

    风吹雨打晒不怕

    人物档案:赵飞虹,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总干渠渡槽C3标项目经理。

    人物档案:赵飞虹,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总干渠渡槽C3标项目经理。

    赵飞虹不抽烟,不喝酒、收入也不高,与人们眼中人拽收入高的“项目经理”形象,相差甚远。

    赵飞虹常年在工地工作,号称“风吹雨打晒不怕”。

    他总是未雨绸缪,对需要放炮的区域,事先邀请政府工作人员一起,对可能影响到的村民,挨家挨户拍照片存档。

    放炮施工结束,没发生一场炮损纠纷,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腾出更多精力在技术上精益求精。

    2014年底,春节来监,工人急着回家过年,而计价款尚未到账,急着要钱。

    赵飞虹没辙了,竟抵押自己的房子,临时兑现路程远的工人工资。

    长年不着家,没赚到“大钱”,对着这样的赵飞虹,妻子只好说:“随他了……”

    吴炳达:

    小组长扛大责任

    人物档案:吴炳达,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桂松C3标段落木湾隧洞施工组组长。

    6月9日,安顺市西秀区宁古镇干河村,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桂松C3标段施工现场。

    大干河从两山之间穿流而过,连续几日的大雨,让河水涨了不少。

    大干河两岸的落木湾隧道和大干河隧道正在施工,总长130米的大干河渡槽将两个隧道连接。

    因雨水凶猛,这几天施工点都暂停施工。

    吴炳达带着工人来检查现场情况,查看雨水有没有对浇筑的混凝土造成影响,再看看雨量有多大,能不能尽快开工。

    据介绍,每个隧洞都有两个施工组,分别从隧洞两端往里施工。

    吴炳达所带的施工组共20几人,分3个班组。正常情况下,8小时一班,24小时不间断施工……工作强度之大让人咋舌,但他们一干就是4年。

    “工作很难。但是没有发生安全事故,就已经是万幸。虽然我只是一个小组长,责任却比天大。”吴炳达说。

    为了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吴炳达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基本都在施工点上,尽管家就在附近,他也难得回去一次。

    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上一篇:高温天谨防“热中风” 这些症状需警惕 全球报道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