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产品世界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合作|
  • 联系我们
  • 主页 > 滚动 > 正文

    大学校门何时重“开”?|观天下

    2023-05-19 13:53:50  |  来源:速豹新闻网  |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东宁


    【资料图】

    近日,“国内部分高校暂未向社会开放”的消息引发关注。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国内已有部分高校向社会开放,但也有高校仅恢复校友入校,并不允许社会人员进入。那么,大学校门该不该“打开”?又该何时重“开”呢?

    游客打卡大学校园被拒

    近日,一段家长欲带小孩进深圳大学参观,被保安拦下的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一名家长准备带孩子进深圳大学游览时却被该校保安拦下,随后其拍下视频,质疑这一现象。

    对此,5月7日,深圳大学发布说明称,近日,网传个别自媒体发布我校入校相关规定信息,引起较大社会关注。深圳大学入校管理规定暂未有变化,现重申如下:持有校园卡、校友卡以及海滨小区住户卡的人员可以凭卡入校;因公务来访的人员可以通过入校预约平台预约登记入校;确有急事未预约的来访人员,经登记身份信息后,可由安全保卫部审核入校。后续,在确保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前提下,我们将适时调整入校管理规定,尽可能满足各界公众的参访需求。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上海,五一假期前后,不少游客带孩子来上海游玩时,慕名前往复旦、上海交大、同济等名校,想让孩子进校园看一看,领略一下大学文化。可学校保安并不准入,理由是校园目前并未完全对外开放,只限校友、师生亲友以及公务往来人士等入内。

    另有游客发现,闲鱼平台上,上海多所大学均有“门票”在售,帮人进校园俨然成了一些人的“生意”。

    不少高校仅允许校友入校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梳理发现,有不少高校目前仅恢复校友入校,并未对社会人士开放。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多地大学陆续恢复校友出入权限。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宣布,校友出示校友卡或凭有效证件,即可进入学校。

    如北京大学,据“北京大学校友会”微信公号,今年1月16日起,北大恢复校友免预约出入校本部的权限。校本部各开放校门,均可入校,随行人员和车辆,请通过单位预约流程,预约入校。至于校外参观人员,记者登录“参观北大”小程序,点击“预约参观”发现,系统弹出提示“根据学校安排,暂停预约参观”。

    在“参观清华”小程序,点击“个人预约”,则显示“根据国家和上级有关防控精神,自2020年1月24日起暂停校园参观”,下方日期均显示“不开放”。

    广东省内,中山大学推出电子校友卡,校友可凭卡入校,暂时无法办理校友卡的校友,也可以与院系或校友总会联系预约进校;暨南大学恢复校友免预约出入学校的权限;华南农业大学也宣布,校友可凭校友卡及身份证进入校园。

    有大学加速“解封”

    目前,四川大学已全面对外开放,非校内人士均可进校,进校需要进行身份信息登记。四川农业大学也已对外开放,非校内人士均可进校,进校需要进行登记。

    上海大学也已于4月中旬开始恢复对外开放。其在开放时间上有所规定:工作日的5时至7时30分、18时至20时30分,以及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的5时至23时开放,校内重要活动日则将根据计划进行调整。不过,对于开放的人群,公告表示仅限学习交流、参观访问等,进校前需要在预约页面确认《安全承诺书》。

    【热议】

    大学校门开多大为宜

    目前,部分大学主要开放了校友出入学校权限,暂未对社会全面开放。那么,校门是否应该“打开”大一点?

    华南师范大学广州教育治理现代化高等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余晖表示,大学校园是经典文化和前沿科技的鲜活载体,适度开放校园有助于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走近科学、亲近文化,在全社会涵养科学精神和文化氛围。

    当然,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大学校园的开放不是无底线的,开放前提在于对校园安全和教学秩序的保障。余晖也认为,要通过对特定时间、特定区域、特定人员的准入限制,实现大学自身运转和社会服务间的平衡。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看来,高校不只是一所学校,还是教育、文化、体育锻炼等资源的聚集地,“开放校园,是高校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不过,当下校园是否开放,也取决于各高校的具体情况,“满足开放条件的高校应有序适度开放,但是有的高校办学资源本身就紧张,满足自身教学要求都比较困难,要求这些学校开放有点勉为其难。”

    【豹评】

    打开校门让开放精神回归

    开放包容理应是大学应有之义。往前看,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开门悦纳诸子百家,成就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百家争鸣”之盛况,在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往外看,世界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的牛津大学,散布于牛津市中,与城市融为一体,夏花绚烂、秋叶静美吸引游者如织,朗朗校园、书生意气促进学习型社区形成。由此可见,自有大学之日始,大学校园向公众敞开胸怀,就是一种共识。

    大学校园应该如何开放,开放到什么样的程度,考验的不仅是大学管理者的能力和态度,也是公众的道德和素养。比如,武汉大学每年3月的赏樱季就曾引发道路被游客围得水泄不通的问题。因此,校园开放的前提还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进入校园的每个参观者都要有敬畏心,有自律意识,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

    大学的开放对于在校学生和社会公众来说,是双向受益——社会能公平地享受高校资源和便利,而高校则可以在放开校门的过程中更深层次地融入社会。因此,政府曾三令五申地鼓励各地高校开放,拆除“人为围墙”,让校园内的教育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体育设施等,与社会共享。

    教育家梅贻琦曾言:“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这其实也是在强调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大学开放精神。大学开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至少,各地有条件的大学应该给出一种姿态,从打开校门开始,迎接大学开放精神回归。

    关键词:

    上一篇:热点聚焦:LV路易威登品牌介绍(lv女包)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