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产品世界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合作|
  • 联系我们
  • 主页 > 财经 > 正文

    天天要闻:又现公募基金经理离职潮!基民如何应对?

    2023-03-09 20:38:11  |  来源:国际金融报  |

    (原标题:又现公募基金经理离职潮!基民如何应对?)


    (资料图)

    “基金公司应该注重投研体系的建设和人才队伍的培养,打造出一支稳定且专业的投资团队对产品进行管理,降低产品运作对明星经理的过度依赖。”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经理离职潮再起,已有43家基金公司的49位公募基金经理离职,基金经理离任原因多为“个人原因”。

    此外,今年以来还有超过200位基金经理卸任所管理的基金,包括多位明星基金经理也密集“减负”。

    业内人士建议,出现基金经理离职和变更,投资人就要引起注意,并持续关注。首先分析该基金经理离职的具体原因,了解新任基金经理的投资履历和投资水平,先继续持有观察一段时间,再根据实际的业绩表现,来判断是否进行持仓上的调整。

    大批基金经理离职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9日,年内共有来自43家基金公司的49位基金经理离职。2022年、2021年同期离职的基金经理人数分别为57人和43人。

    其中,天弘基金、浦银安盛基金、长城基金等6家基金公司年内各有2位基金经理离职,其余37家基金公司各有一位基金经理离职。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基金经理。虽然年内有40余位基金经理离职,但是也有74家基金公司增聘了基金经理。

    其中,嘉实基金年内增聘了8位基金经理,博时基金和工银瑞信基金分别增聘了6位、5位基金经理,增聘基金经理人数居于前列。

    谈及基金经理离职频繁的原因,私募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姚旭升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基金经理离职是行业人才流动的正常现象,一般来说市场表现好的时候主动跳槽的情况较多,市场表现差的时候,业绩表现欠佳无法完成考核被动离职的居多。2022年以来,市场经历了较大的波动,许多公募基金业绩回撤幅度较大。基金行业根据年度进行业绩排名,业绩不好的基金经理很容易因此被淘汰。

    那么,投资者所持有的基金更换了基金经理,又该如何应对?

    姚旭升指出,对于指数型基金的投资人来说,由于是跟踪指数进行被动投资,基金经理离职变更影响不大,不必过于担心。

    但是,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的业绩往往与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投资风格息息相关,如果出现基金经理离职和变更,那么投资人就要持续关注。首先分析该基金经理离职的具体原因,了解新任基金经理的投资履历和投资水平,先继续持有观察一段时间,再根据实际的业绩表现,来判断是否进行持仓上的调整。

    明星基金经理卸任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卸任所管基金。

    3月4日,鹏华基金发布公告称,王宗合不再担任鹏华价值共赢两年持有期混合、鹏华养老产业股票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

    其实,这已经不是年内王宗合第一次卸任基金经理了。2月份,王宗合就卸任了鹏华成长价值混合、鹏华优质回报两年定开混合、鹏华中国50混合等多只基金。

    2月份,邬传雁因“工作安排”卸任泓德远见回报、泓德臻远回报、泓德丰泽混合等6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同时离任了公司副总经理一职。

    此外,年内还有信达澳亚基金冯明远、中银证券白冰洋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卸任所管基金。

    明星基金经理有着强大的“吸金”能力,卸任后又会对该基金和基金公司有何影响?

    姚旭升指出,最近几年,基金公司通过打造明星基金经理,建立起强大的营销号召力,实现了规模的快速增长。明星基金经理的卸任会导致“慕名而来”的投资人赎回该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不但会造成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缩水,而且集中赎回也会对产品净值产生负面冲击。

    事实上,基金业也正在慢慢地去“明星化”。

    2022年4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着力提升投研核心能力。引导基金管理人构建团队化、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体系,提高投研人员占比,完善投研人员梯队培养计划,做好投研能力的积累与传承,扭转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发展模式。

    “基金公司应该注重投研体系的建设和人才队伍的培养,打造出一支稳定且专业的投资团队对产品进行管理,降低产品运作对明星经理的过度依赖。这样即便是遇到明星基金经理离职的情况,基金策略的稳定性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只有投资者认可基金公司整体的投研水平和团队实力,不再‘盲目追星’,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降到最低。”姚旭升坦言。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