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基金副总经理钱睿南: 兔年市场机会明显增多,新的方向和趋势正在酝酿
2023-01-30 18:41:24 | 来源:大众证券报 |
2023-01-30 18:41:24 | 来源:大众证券报 |
(原标题:兴业基金副总经理钱睿南: 兔年市场机会明显增多,新的方向和趋势正在酝酿)
2022年全球资产大环境因美元走强和美债收益率上升的压制,主要权益市场均受到影响,特别是高估值的成长类风格,对全球流动性更为敏感,跌幅更大,如纳斯达克指数、A股创业板指数等。从国内市场来看,外部美联储加息缩表和俄乌地缘冲突,内部疫情反复和宏观经济承压,是影响A股市场的最主要因素。同时,2022年A股一级市场融资继续活跃,两市IPO规模保持高位,但二级市场权益基金发行、外资流入、融资余额增长等资金流入指标明显放缓,市场缺乏增量资金。回顾来看,2022年一季度和三季度A股跌幅较大,二季度和四季度出现明显反弹,全年整体震荡下行,在此过程中受各类事件性冲击一波三折,行业轮动加快,投资难度加大,权益类基金总体收益不佳。
风格层面,红利指数表现抗跌,而成长风格的科创板及创业板指数跌幅较大。板块方面,全年来看受益于通胀的煤炭和预期疫情后修复的社会服务、交运等板块表现居前,TMT、军工、新能源以及钢铁建材等则表现落后。
【资料图】
回顾2022年,有几点认识得到了加强:一是再次深刻认识到了投资充满不确定性,地缘冲突、高通胀、疫情都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但是2022年集中在了一起,对于基本面、估值和风险偏好都造成了明显的冲击;二是意识到A股表现越来越接近成熟市场,主动投资面临的挑战在加大。前几年外资持续大额流入,是推动A股市场上涨的重要力量,2022年这一力量明显减弱,甚至阶段性呈现快速流出,体现了其作用的两面性,A股与全球市场的同步性也明显加强。同时,A股上市公司数量持续大幅增加,2022年末突破5000家,选股和投资难度明显增加,对基金管理人如何筛选优质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望2023年,国内外有利因素在逐渐增多,我们对A股市场总体持乐观态度。
首先,展望海外宏观环境,加息缓和,但衰退风险增加。一方面,美联储未来进一步加息的空间预计已不大,加息周期渐近尾声,这对A股意味着两点:一是改变人民币汇率压力的预期,降低货币政策所受的海外流动性环境制约;二是提升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有望扭转外资2022年净流入较少的局面。同时也要看到外部衰退风险的增加意味着2023年国内经济内生动力重要性会更高,加大内需刺激政策的倾斜性可能是应对的重要手段。
展望国内,在财政、地产和疫情管控放松等政策发力的情况下,预计2023年国内经济平缓复苏,具体来看,一是地产最悲观的时点或已过去,对经济的拖累有望明显减小;二是疫情优化防控政策快速出台,消费复苏动能显现;三是基建和制造业预计2023年维持韧性;四是出口端存在一定压力,贸易需求大概率承压。货币政策方面,基于对经济平缓复苏的预期,货币宽松政策可能边际退潮,但发生大幅转向的概率不大。
对于A股市场而言,当前依然是比较好的配置时点。在内需复苏和信用周期发力的情况下,预计2023年上市公司利润增速较2022年会有明显提升;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也有望跟随盈利复苏而扩张,结合目前A股整体处于较低估值水平和较高风险溢价水平的环境,市场有望迎来修复。
2023年市场机会将明显增多,新的方向和趋势正在酝酿。党的二十大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被提到更高的高度,因此市场资源预计会更往经济发展新动能领域聚焦。而同时,旧动能复苏也具备阶段性机会,地产风险的逐步解除和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将会带来相关上下游板块预期和基本面的改善。因此,新老经济动能在交替期各自发挥应有的支撑力,将会呈现出多行业百花齐放的特征。
投资策略上,我们将继续坚持适度均衡的配置理念,结合对宏观经济和A股市场的整体判断,主要看好以下几个方向的投资机会。一是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主线下的高端制造板块,分布在机械、半导体、军工、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等领域;二是需求确定性复苏和政策环境好转共振下的医药行业,重点关注高端仿制药、医疗设备、中药、创新药等;三是数字经济产业所对应的TMT领域;四是旧动能复苏下的地产产业链,以及消费行业的修复。
(作者简介:钱睿南先生,硕士研究生,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权益投资总监。)
市场数据来源:Wind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是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基金管理人实际的投资结果,也不构成任何对投资人的投资建议。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