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产品世界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合作|
  • 联系我们
  • 主页 > 财经 > 正文

    热议:机构强调长期主义规划养老投资 绩优基金“小而美”特征凸显丨基金下午茶

    2022-12-16 16:27:34  |  来源:证券之星  |

    一、要闻速递

    1.机构强调复利力量 坚持长期主义规划养老投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各类资产波动较大,热点频繁切换。如何进行合理投资、实现财富保值增值成为投资者关心的话题。12月15日晚,在“基金服务万里行之建行·中证报金牛基金巡讲”线上直播活动中,易方达基金FOF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基金经理汪玲和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部总监、首席分析师邓虎围绕“坚持长期主义 拥抱个人养老投资Y时代”展开精彩对话,金句频现。

    邓虎表示,近期市场迎来一波修复,前期受到压制的一些板块未来有望迎来业绩提升,但市场短期的波动不可避免,投资最好是长视角。两位大咖表示,养老投资是投资者在长期投资中需要关注的事项。汪玲表示,易方达基金希望为投资者提供长期持有体验更好的基金产品,建议投资者早规划、早投资,坚持长期缴存,通过复利的力量,收获可观的财富。

    2.排位赛正酣 绩优基金“小而美”特征凸显

    2022年公募基金排位赛逐渐白热化。对比绩优基金的业绩与规模,“小而美”特征更加明显。多数排名靠前的主动权益基金产品规模(三季度末数据,下同)不足50亿元,部分产品甚至不足10亿元。同时,百亿级规模基金业绩今年以来整体“暗淡”不少,53只百亿元以上规模的主动权益基金中,仅有两只实现正收益。

    业内人士认为,相较于百亿级规模的基金产品,小规模基金的优势在于:基金经理可以相对灵活地进行调仓,以适应行业轮动和风格切换;小规模基金可以购买中小市值股票,而百亿级基金很难去买流通市值在百亿元以下的股票,因为这些股票的流动性不足以支撑其建仓;小规模基金的打新收益更可观。

    3.首个基金经理“数字分身”诞生

    12月16日早间,同泰基金基金经理王小根的“数字分身”正式亮相,成为基金行业首个基金经理数字人形象。

    据了解,该数字分身目前主要从事投资者的陪伴和服务工作,会精准到基金经理管理的具体基金产品。未来还将从事如直播、线上路演等工作。

    同泰基金表示,基金经理的工作非常繁重,投研决策等工作占据大量时间,而客户、渠道又非常希望基金经理能够及时提供陪伴服务。因此,“数字分身”的诞生,可以持续为用户提供形式多样的陪伴服务,也能够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投资与服务两不误。

    4.把握建仓机会 12月债基密集发行

    尽管近期债市出现调整,但12月以来新发债基数量却不少。有基金经理表示,受市场资金情绪影响,目前无法准确判断债市调整结束时间,但短债的收益率已经很有吸引力,对于新基金来说正是布局的好时机。

    11月以来债市持续调整,中证全债指数已跌至224点附近,近期一度创出近4个月新低,但下跌并未阻止新债基的发行脚步。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12月以来已有41只债券型基金进入发行期,还有7只基金即将进入发行期,南方基金、嘉实基金、鹏华基金、汇丰晋信基金等均有新产品在列。

    5.权益基金12月加码派发“红包雨” 年内基金分红逾2300亿元

    12月15日当天共有46只基金发布了分红公告。未来一周,还将有华夏、嘉实、中欧等基金公司旗下多只产品派发现金红利。统计显示,继11月基金慷慨分红207亿元后,12月以来基金分红力度不减,累计金额已达194亿元,而年内分红总金额已超过230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年末投资者“落袋为安”的同时,基金也可顺势对规模进行控制和调整。

    据不完全统计,以红利发放日为基准,12月已有逾71家基金公司的468只基金(未合并A/C份额,下同)派发分红,债券型基金为主力,占比约八成。其中涉及240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93只混合债券型基金、25只短期纯债型基金,以及13只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16只偏债混合型基金。从单只基金来看,工银瑞信产业债A的分红金额暂居12月榜首,约为10.22亿元。

    一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基金经理可以通过分红来控制规模,保留后续基金调仓的灵活性。诸如分红和限购都是基金在运作过程中保护基金投资者利益,追求平稳运作的一种策略。震荡行情中,分红也是基金的一种防御性投资策略。

    二、基金视点

    1.中信建投:2023年关注新能源和半导体两个方向

    中信建投指出,展望2023年,新能源和半导体仍是我们重点关注的两个方向。新能源领域,随着风光的建设和发电占比提升,风光消纳问题日益严峻,火电灵活性改造作为成本最低的调峰方式将大放异彩;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接近30%,提供了技术创新的沃土,我们看好PET铜箔产业链。同时随着经济活动复苏,半导体有望在明年走出下行周期,相关的强α标的值得重点关注;国外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限制日益加码,材料端进口替代迫在眉睫,湿电子企业向半导体领域渗透,具备巨大想象空间。

    2.国泰君安:出行心理建设加速 布局航空超级周期

    国泰君安指出,目前疫后复苏开启,待国际放开且出行心理建设完成,不仅将现盈利大年,更将迎基于空域时刻瓶颈的航空超级周期。疫后盈利中枢上升的确定性及高景气的持续性将超预期。需注意,由于中美航空疫前盈利估值周期位置迥异,且疫后盈利趋势将差异巨大,不宜简单对标。出行心理建设阶段复苏仍需过程,中长期预期将先行,上调航空业评级至“增持”。

    3.中金公司:2023年煤炭供需趋于平衡 阶段性短缺仍在

    中金公司称,展望2023年,预计国内煤炭供需维持紧平衡,但阶段性紧张的可能性仍在,煤价中枢或略回落,但仍将处于高位,主要是海外煤价通过边际影响国内供需预期从而支撑国内煤价,而海外煤价又受海外气价支撑,高气价的核心原因难有效解决,意味着煤价或继续维持偏高水平。考虑到国内需求复苏节奏,及天气等不确定性扰动,我们也不排除国内供需出现阶段性错配,导致煤价脉冲式上涨。

    4.华泰证券:配置视角下关注内需增量领域

    华泰证券指出,近日《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发布,《纲要》对扩大内需给出“三重抓手”指引,沿着内需修复的久期,分别为,传统消费释放潜力→扩大服务消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配置视角,关注增量表述领域,如航空机场/建材/免税/智能驾驶/运动服饰/卫星互联等。

    5.东吴证券:静待消费触底反弹

    东吴证券认为,11月在区域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下,社零数据不及预期,呈触底态势。随着后续各地消费刺激政策有望出台,以及疫情冲击结束后的消费需求天然恢复,继续看好未来消费触底反转的大趋势。建议关注需求弹性较大的可选消费领域,以及竞争格局改善、基本面弹性也较大的线下餐饮、出行、商超等消费场景投资机会。

    三、基金净值

    开放式基金净值上涨TOP50:

    开放式基金净值下跌TOP50: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