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产品世界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合作|
  • 联系我们
  • 主页 > 财经 > 正文

    年内102位基金经理离职 近7年同期最多

    2022-05-09 10:12:23  |  来源:中国基金报  |

    (原标题:年内102位基金经理离职 近7年同期最多)

    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基金经理“离职潮”按下加速键。今年以来,已有超过100位基金经理离职,为近七年同期的最高水平;中小基金公司仍然是推动“离职潮”的主力。

    年内基金经理离职人数破百

    创下近7年同期新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6日,今年以来已有102位基金经理离职,较去年同期增加23%。在2016年至2021年同期,离职的基金经理人数分别为51位、60位、56位、92位、77位、83位。在基金经理离职异常频繁的2015年,同期有105位基金经理离任。

    今年离职的基金经理包括了多位投资名将,如易方达基金的林森、兴证全球基金董承非、中欧基金周应波、农银汇理基金赵诣和宝盈基金的肖肖等。

    沪上一位基金公司权益投资总监表示,基金经理加速离职主要原因有三点:一,公募属于市场化和前景较好的资管行业,人才的流动一直较为频繁。尤其是在经历了2019-2021年的连续赚钱行情后,优秀基金经理有了更多职业诉求;二,公募基金竞争激励,行业淘汰机制比较充分;三,资管行业快速发展,非公募基金的新增人才需求较大,公募作为主流的人才阵营成为猎头关注的重点。

    沪上一位头部基金公司副总经理坦言,最头部基金公司的离职率相对较低,投研平均离职率在3%左右,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薪酬激励,此外,投研文化和价值观的统一也非常重要。“头部公募团队的凝聚力更强,一群有共同成长经历、价值观、投研方法理念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很好的氛围。基金经理承担的压力较大,能在一个相对融洽的氛围下工作,也是离职率低的原因之一。”

    此外,上述副总经理强调,基金公司也要为基金经理提供其自身能力以外的支持。“研究团队要有为不同风格基金经理提供研究支持的能力。基金经理的想法或者研究需求,能够从研究员那里得到迅速反馈,这不是每一家基金公司都能够做得到的。”

    用优质“土壤”和“空气”

    留住人才

    根据记者的观察,离职的基金经理多选择创办或加入私募基金,也有少数加盟个人系公募基金。比如,知名基金经理周应波离开中欧基金后,成立了上海运舟私募基金;原兴证全球基金副总经理董承非也是选择奔私,加盟老同事的“睿郡资产”;农银汇理基金赵诣则或加盟王国斌新成立的基金公司泉果基金;宝盈基金的张小仁、招商基金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陈剑波均加入了私募行业,信诚基金原基金经理聂炜和中海基金原投资经理曾秀娟则联手创业备案新私募;博时基金旗下前知名医药基金经理葛晨则加入了高毅。

    一位基金研究人士表示,基金经理“公转私”的情况一直存在,每隔几年还会掀起一波高潮,这和市场的周期有关:2007-2008年、2014-2015年、以及2021年,市场演绎上涨行情,很多基金经理积累了优秀的历史业绩以及稳定的客户群体,而公募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很难对人才作出有效激励,基金经理希望奔私后可以更好地践行自己的投资理念。

    沪上一位中型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表示,为防止人才流失,基金公司做了很多努力,提供优质“土壤”(投研平台)和“空气”(文化氛围)留住绩优基金经理。“基金公司内部有很多幕后人员在为基金经理服务,基金经理享受公司提供的研究、营销、品牌等多方面的支持。但基金经理未必意识到了这些无形的支持。转换平台,未必能得到那么多的支持。另外,在新的环境里,基金经理要面对更大的业绩压力,在没有成为核心之前也得不到充足资源。所以很多明星经理跳槽后,表现并不理想。这几年明星基金经理跳槽的情况少了,可能是意识到了稳定团队的价值。”

    关键词: 基金经理

    上一篇:造纸板块领涨两市,创业板ETF(159915)涨0.09%   下一篇:看好港股配置性机会 一批知名基金经理大幅加仓